-
-
-
- 12-04 汕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全市民爆生产销售企业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通...
- 12-01 关于2023年度汕尾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专项资金拟资助项目的公示
- 12-01 关于公布2023年度汕尾市供销农场(第二批)及供销全产业链服务示...
- 11-30 汕尾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2023年招聘公告(第一批)
- 11-30 巡视公告
- 11-23 2023年1-10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 11-23 2023年1—10月汕尾经济运行简况
-
-
【先秦至清时期建置】汕尾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秦至汉初,汕尾全境均属南海郡博罗县地域。东晋咸和六年(331),置东官郡,海丰县属东官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东官郡与梁化郡等并置为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析海丰县东部置安陆县,安陆县治设在大安屯(今陆丰大安镇辖地),辖今之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又废安陆县,并复海丰县,仍隶属循州。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循州改为祯州,海丰随属祯州。宋天禧四年(1020),因避太子赵祯(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时海丰属广南东路惠州。元代,海丰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明代、清代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县治在东海滘(今陆丰东海镇),海丰、陆丰两县同属惠州府。 【民国时期建置】民国初年,汕尾市辖地(原海丰、陆丰)隶属广东潮循道。1930年,隶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建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属广东省人民政府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3月,改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1月,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八十六次会议通过,撤销惠阳专区,海丰、陆丰划归汕头专区;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269号文批准,撤销汕头地区,海丰、陆丰划归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
--点击详细--【地貌】由于历次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响,汕尾市形成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复杂地形地貌。汕尾位于莲花山南麓,其山脉走势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莲花山脉由闽粤边界的铜鼓岭向东南经汕尾跨惠阳到香港附近入海。地形为北部高丘山地,山峦重叠,公里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337.3米,位于海丰县西北境内;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为台地、平原。全市境内山地、丘陵面积比例约占总面积的43.7%。 【地质】汕尾市主要深、大断裂有:莲花山深断裂带和潮安—普宁深断裂带。莲花山深断裂带:沿莲花山山脉向东经梅县进入福建,向西至惠东,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入南海,呈北东向延伸,省内长约500公里,是广东主要断裂带之一,具有多旋回活动特征,第四纪以来有活动表现。潮安—普宁深断裂带:见于饶平、潮安、普宁、陆丰一带,呈北东向延伸,省内长达210公里。该断裂形成于侏罗纪晚期,近期仍有活动。地层相对较简单,主要发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包括侏罗系(J)和三叠系(T)。侏罗系(J)的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上亚群(J3b)主要见于深汕合作区、海丰赤石—内碗窑—黄山洞水库一带,海丰鲘门、观妈山、麒麟尾及陆丰市尖峰峒一带,其他地方有小片出露。岩性为流纹质岩类、英安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夹砂页岩,厚约1280—8460米。三叠系(T)的三叠系上统—侏罗系(T3-J)主要见于海丰、陆丰局部及看、陆河北部小片出露。岩性为砾岩、沙砾岩、粉砂岩。 【气候】汕尾市呈现“气温异常偏高...
--点击详细--【土地资源】根据汕尾市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数据包含深汕合作区),全市总面积486501.19公顷,其中:耕地75872.09公顷、种植园用地34295.33公顷、林地265408.31公顷、草地12800.03公顷、湿地4265.14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202.33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668.7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8386.15公顷、其他土地4603.06公顷。 【矿产资源】 汕尾市位于广东东南沿海火山岩成矿带,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主要矿产28种,累计发现矿产地69处。 金属矿产 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铁、铜、铅、锌、锡、钼、金、银等,其中锡矿属市的优势矿种,拥有胡坑锡矿、塌山锡矿、长埔锡矿、银瓶山锡矿等中型锡矿床。锡矿矿产地18处,主要分布在海丰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7624.21吨。 非金属矿产 开采价值较大的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高岭土、陶瓷土等。建筑用花岗岩分布广、资源丰富,矿产地2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19亿立方米。在海丰、陆丰、陆河等地发现有结构完整的建筑用花岗岩,经济价值较高。得益于地质构造发育,地热、矿泉水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地热6处,允许开采量2661.33立方米/日。矿泉水4处,允许开采量499.86立方米/日。 【海洋资源】港湾资源 汕尾市(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拥有碣石湾、红海湾两大海湾,全市海岸线长455.2公里,占全省岸线的11.1%,居全省第二位、粤东地区第一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海...
--点击详细--【人口】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8.2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5.2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7.86%,比上年末增加0.56万人。年末户籍人口35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7.4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比重49.8%。 【民族】汕尾市居住人口属于39个族别,其中少数民族主要以壮族、土家族、畲族为主。据统计,全市少数民族人口1万人左右,其中户籍人口6000人、流动人口4000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多是分布在市区、各县城从事教育、餐饮、医护、流动小摊贩或从外地因工作调动、婚嫁迁入汕尾市城镇和部分农村。 【语言】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3个方言岛...
--点击详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汕尾市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全市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40多万人。其中香港约70万人、澳门约1万人、台湾约3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40多万人。旅居国外的汕尾籍乡亲主要分布在印尼约10万人,马来西亚约10万人,新加坡约5万人,泰国约3万人,其他日本、韩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亚洲国家共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东南亚国家);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共约3万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国家共约2万人;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毛里求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所罗门、阿根廷、巴拿马、刚果等国家共约2万人。 【归侨侨眷情况】汕尾市有归侨3100多人、侨眷12200多人。有超过60%的归侨集中居住在华侨管理区,主要为印尼归侨、越南归侨和马来西亚归侨。 【慈善捐赠】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情系桑梓、慷慨解囊、热心公益,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共接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资赠物累计超过22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建桥修路、供水供电、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全市共接受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约3.8亿元人民币。 【侨胞同胞著名人士】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香港恒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金龙财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金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龚俊龙,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香港飞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卢绍杰,政...
--点击详细--1988年设立地级市,辖原惠阳地区的海丰县、陆丰县及新设的陆河县。设置汕尾市城区,辖原海丰县的汕尾、遮浪、田墘、捷胜、东涌、红草和马宫等7个镇。1993年,市城区辖6个镇、3个街道[镇:遮浪、田墘、捷胜、东涌、红草、马宫;街道:凤山、新港、香洲(由原汕尾镇析立)]。1992年11月在市城区遮浪镇、田墘镇行政区域及捷胜镇的龟龄岛范围内设立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1995年,撤销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设汕尾华侨管理区。以上两区均属汕尾市政府派出机构。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陆丰撤县建市(县级市),由省政府直辖,委托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2000—2002年,汕尾市城区辖4个镇、6个街道(镇:捷胜、马宫、红草、东涌;街道:新港、香洲、凤山、田墘、东洲、遮浪)。2005年,汕尾市城区辖3个镇、7个街道(镇:捷胜、红草、东涌;街道:新港、香洲、凤山、田墘、东洲、遮浪、马宫)。2021年汕尾市辖1区、2县,代管1市,另设4个管理区或功能区[1个区:市城区;2个县:海丰县、陆河县;1个代管市:陆丰市;4个管理区或功能区:广东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汕尾新区(汕尾品清湖新区)],辖区内设有40个镇、14个街道。区域内海丰县赤石、鹅埠、鲘门、小漠4个街道由深圳市主导管理。
--点击详细--【概况】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素被专家学者誉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丰富的滨海风光、山地生态、革命史迹和宗教人文等构成汕尾“红、蓝、绿、古”四大特色旅游资源。主要景区(点)有“汕尾八景”、14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包括汕尾市玄武山旅游区、红海湾旅游区、汕尾市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红色旅游景区、汕尾海丰莲花山度假村、铜鼎山旅游区概况、陆河世外梅园、陆丰市福山妈祖旅游区、南万花海旅游区、金厢滨海红色旅游区、晨洲蚝乡旅游景区、汕尾海丰新山村红色旅游区、莲花村生态旅游区、红海湾东尾村红色文化旅游区、凤山祖庙旅游区。 【凤山祖庙旅游区】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东南方品清湖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拥有凤山祖庙、天后阁等古建筑群以及凤仪台、妈祖圣迹馆、渔家风情馆、戏剧面谱园、相思园、妈祖文化广场等景点。凤山之巅高16.83米的妈祖石雕像,是汕尾市区的标志性建筑。登临凤仪之台,瞻仰妈祖神采,近观古镇新姿,远眺浩瀚南海,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凤山祖庙始建于明末,于清乾隆壬戌年(公元1742年)扩建为三进两庑廊,面积840平方米粤东特色的庙宇。历经多次修葺,并于1994年新建天后阁、钟鼓楼,立凤仪牌坊,竖妈祖艺术石雕像于凤山之巅。目前,凤山祖庙旅游区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重要景点之一,是粤东妈祖文化传播中心,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和妈祖敬仰者心目中的圣地和必游之处。 【玄武山旅游区】玄武山旅游区位于陆丰市碣石镇,是集宗教、文化、园林、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国家A...
--点击详细--【概况】经广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汕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32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40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490.90亿元,下降0.7%;第三产业增加值643.72亿元,增长1.5%。三次产业结构为14.2:37.1:4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24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321美元),增长1.2%。
--点击详细--综述 【概况】汕尾市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线,按照中央、省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打造“善文化”内核和标识,以建设“善美之城”为目标,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统筹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着力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把汕尾建设成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和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志愿服务有效推动】汕尾市认真推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印发《汕尾市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方案》,积极参评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组织开展2021年汕尾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选出汕尾市“最美志愿者”10名和汕尾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汕尾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汕尾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各5个。思想道德建设 【概况】汕尾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年内,印发《汕尾市关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方案》,加强红色革命资源保护利用,积极筹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全市8个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获批2021年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经费。全域推进城乡移...
--点击详细--
--点击详细--
汕尾年鉴-
建置沿革
-
自然地理
-
资源物产
-
人口语言
-
同胞侨胞
-
行政区划
-
风景名胜
-
经济发展
-
文明建设
-
汕尾年鉴
- 文旅资讯
- 红色汕尾
- 文化汕尾
- 美食汕尾
- 旅游攻略
招商项目
Zhao Shang Xiang Mu
-
-
产业园区
Chan Ye Yuan Qu
营商环境
Tou Zi Huan Jing
-
-
城市宣传片
Cheng Shi Xuan Chuan P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