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许多群众询问,自己阳过了,还需要打疫苗吗?近日国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现在逐一为您解答。
A: 当前,全国整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但新冠病毒并未消失,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仍持续存在。不同人群免疫水平还存在差距。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且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未来仍存在感染并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已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由于疫苗或病毒诱导的抗原刺激不足,免疫保护效果也明显弱于完成基础免疫后再感染获得的混合免疫。加之保护性抗体会随时间延长发生衰减,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A: 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人群: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需要继续完成后续剂次的疫苗接种。
A: 是否曾感染可以通过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是否存在发热、咳嗽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且具有流行病学史(与感染者存在无防护接触等)进行综合判定。
Q
A: 3-17岁人群:需完成2针灭活疫苗或3针智飞重组蛋白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18岁以上人群:在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A: 研究结果显示,基础免疫后再经历自然感染的人群和已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通过多次抗原刺激,能够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对于此类人群,短时间内再次接种疫苗的效果有限,暂不需要继续接种疫苗。因此,已经感染的人群完成基础免疫即可,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可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1剂次疫苗。后续国家将根据病毒变异情况、疫苗研发进展等确定相关人群是否需要继续接种疫苗。
6.为什么符合条件人群要在感染3个月后接种疫苗?
A: 疫苗接种及感染获得的保护性抗体会随时间延长发生衰减。对于感染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机构和国家均推荐在感染后3-6个月进行疫苗接种。从全球范围看,感染3个月后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是共识,有利于在后续可能发生的疫情中为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提供更好的保护。
A: 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接种后获益远远大于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A: 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多地新冠疫情死亡个案大多为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对于患有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病情稳定,更需要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得保护。
A: 市民群众关注“汕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点击“门诊咨询”可及时了解全市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每周开诊信息,可拨打服务电话咨询提前安排时间进行接种。
目标人群、时间间隔
和疫苗选择一览表
注: 3-17岁人群仅可使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温馨提示:建议已完成既定新冠病毒疫苗免疫程序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肺炎疫苗以及每年一次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最大程度降低新冠、流感和肺炎等疾病叠加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