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2013年,《读者》(校园版)主编潘平在《复学的女生》的按语写下这样的文字:“ ‘第一届全国田家炳中学优秀班主任论坛’,有幸与广东汕尾田家炳中学的兰艳菊老师结识,在与她的交谈中我发现,这位外表普通的老师,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她与那些 ‘问题学生’之间的故事,不仅让我感动,也让我认识到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流动讲坛:3年没叫“妈”的复学生叫她为“妈”
今年48岁27年教龄的教师兰艳菊在心里曾把自己比为“一个流动的讲坛”,而现在的她,在此基础叠加了“田园守望者”的头衔。
“一个流动的讲坛”,生动的反映了她注重家访,与学生、家长打成一片,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田园守望者”源于她去年来主持的汕尾市兰艳菊名班主任工作室。她将工作室冠名“田园”。“田”,取其任教的田家炳中学首字,意在弘扬田家炳的无私奉献精神。“园”,有“园丁”“园林”之意。
《复学的女生》一文,正是兰艳菊以其一名学生的成长经历为背景撰写的。其目的是呼唤教师关注问题学生,分享纠偏经验。
在记者采访中,兰艳菊还原了《复学的女生》的故事:
一名在初一第二学期末因沉迷上网经常逃学而休学的女生复学后,依然出现上课睡觉、迟到、作业欠交、顶撞老师和班干部、课间与同学吵架等行为。兰艳菊在一连几天提醒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多次走进了该女生家庭,与其父母一起商讨纠偏策略。
针对女生沉迷网络经常熬夜而父母的提醒和管教基本没效的情况,兰艳菊经常在晚上九点半左右用短信提醒她准备休息,而且要求她和自己一样在早上7:30到校。开始几天,她基本上没有迟到了。但兰艳菊了解到她依然每天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匆忙起床以至没吃早餐,甚至没时间梳洗。看到她头发蓬乱的样子,兰艳菊心生怜惜。一天早上,兰艳菊把她叫到办公室,交给她两样东西:一把小梳子和一份早餐。8分钟后,她非常愉快地跑进教室早读。那天,兰艳菊感觉到她的朗读声音特别洪亮。从此,该名女生与兰艳菊一下子亲近起来,之前的排斥感一扫而光。她会每天都早早到校,有时还会主动帮兰艳菊打扫办公室。
看到学生转变欣喜若狂的兰艳菊趁热打铁。为纠正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学习成绩差问题。兰艳菊在课堂中特别注意训练她的注意力,并让她接受了自己的课间辅导,使她的数学成绩在4个月内连续跨越了学校原来设定40分、60分、72分、80分阶梯。重拾信心的她在兰艳菊鼓励下,突破了英语、物理、语文等学科障碍。2012年她以总分560分的中考成绩,考入国家级重点中学新城中学。
2008年春节前,她自己所带的一个学生离家出走。这名学生三年里都没有叫过他的母亲一声“妈妈”。
那时的兰艳菊身在湖南老家,她的父亲刚去逝。得知学生情况后的她在料理完父亲后事之后,心急火燎地往汕尾赶,遭遇了那场南方罕见的大雪灾,途中被堵两天一夜。一回到汕尾,她就千方百计找到了那名学生,和学生促膝谈心,用自己的切身体会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最终让这个孩子回到家庭,并开口喊了一声 “妈妈”。当时的兰艳菊看着这一幕,喜极而泣。
20多年来, 兰艳菊始终怀揣“爱心”,通过勤家访、勤沟通等方式方法,在课堂之外开辟出自己的流动讲坛。据不完全统计,她直接帮助过的留守儿童近80人,经她教育转化的双差生超200人。
她还在业余时间义务给青少年做家庭教育指导和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除了她自己年级的学生之外,还有城区汕尾中学、凤山中学、新城中学等的 20多名学生在她辅导下,成功度过青春叛逆期,戒除网瘾、妥善解决早恋问题。
田园守望:让学生健康成长并做好生涯规划
自1994年离开家乡到汕尾任教的25年来, 兰艳菊以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的高效输出,不时闪现的教学创新“灵光”,一以贯之的“流动讲坛”,得到广泛认可。她所带班级的每次考试成绩均居年级前列,高出平行班20多分。2001年,逸挥基金学校的中考数学成绩全区第一名。2012年,她在田家炳中学所带班级的数学中考平均分98分,超城区平均分三十多分,她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年级第一名,名列全区前茅。2012年她所辅导的学生徐增强获得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她自己荣获广东省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分别是田家炳中学建校以来数学科方面所取得的最高荣誉。
面对好评的兰艳菊激动之余更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年9月21日,汕尾市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之一兰艳菊名班主任工作室揭牌,同时举行省级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实践研究》和市重点课题《新型家校合作模式本土化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会。
为让工作室达到更好效果,她“动员”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专家博士席春玲、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博士宋春燕及其它14名教育界人士加盟。并为工作室定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三大主攻方向。
兰艳菊从此更是像安上了永动力装置的钟表,除了超负荷的常规工作外,还积极进行“教学经验输出”。给海丰林伟华中学做《新高考背景下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讲座、给红草一中初学生上心理辅导课、给碣石中学师生做生涯规划讲座、田园工作室跟岗学习活动……近两年来,她带领工作室团队不断学习研究,在家庭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生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委员会的组建》、《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校本化探索》等讲座二十多场次,到兄弟学校给初中生上心理健康课和高一学生上生涯规划课十多节,她的工作室扎扎实实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起到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为让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这一崭新理念更具执行性,她还组建了“田园生涯社团”,开展影子体验活动意义,让学生在快乐体验中了解自己心仪的职业,自己与理想职业能力要求的差距,并从中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自身构建:不舍昼夜的自我提升
田家炳中学明理厅有两个很长的书柜。这里是师生们自由阅读的地方。2018年7月21日, 兰艳菊暑假里的第1个值班日,她如往常一有空闲就往明理厅钻一般,在那里阅读和整理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案例。
从站稳讲台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从“分层教学与目标教学”到“新课改”,再到“高效课堂”,从构筑“一个流动的讲坛”到成为“田园守望者”,中间是兰艳菊不舍昼夜的自我提升:参加全国田家炳中学第一届优秀班主任论坛、加入了香港田家炳基金会“青少年正面成长———共创成长路”计划、赴广东肇庆培训、加入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前沿的“新教育”、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刘永要的“永要德育联盟”讲师团队……
她在一次演讲中用如此语言为自己加油,与同道共勉:“我们期望,回头时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时有坚定的脚印,抬头时亦有清晰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