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分享到:
关爱师生,德行人称颂
  • 2007-05-01 16:46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5月1日,市党政信息网许采编、李主任走访了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之一的林群生(系陆丰市龙山中学校长)和他的同事们,据介绍:
林群生校长毕业于西江大学(现肇庆学院),研究生学历,是中共陆丰市第十一次党代表,汕尾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自林群生上任两年来,龙山中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投入1000多万元,新增校舍1.7万平方米,扩大学位800个,教学仪器、图书等硬件设施设备达到省一级学校的要求,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学校各项管理走上正轨,2006年高考多项指标名列汕尾市第一,学校于2006年7月晋升为省一级学校。并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届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他也获得“全国百佳特色一级教师”、“全国科研优秀教师”、 “陆丰市大办教育先进工作者”、“陆丰市优秀校长”等光荣称号。 《汕尾教育》、《汕尾日报·教育周刊》、《汕尾电视台》、《广东教育》等报刊先后对林群生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
2005年9月,在林群生校长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至2006年10月止,师生和社会有识之士共捐款8万多元,资助了400多位贫困学生。这是林校长“一个都不能少”、“构建和谐龙山”理念的具体体现,为龙山中学谱写了“爱的乐章”。
2005年9月,林群生校长还提出“文化、和谐、魅力”的办学理念,根据这一新理念,学校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校园零星的文体、科技、德育活动系列化、专题化、精品化,整合为“校园文化艺术节”,并决定以后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一创新的办学理念同时也为龙山中学的发展推向新局面!
无论是当老师、保卫股长,还是副校长、校长,林群生都不放松教研工作,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论领导人的人格魅力》被国家教师基金会评为一等奖;200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幼STS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科研成果获二等奖;同年12月,获“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阶段性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典礼;主持的课题《欠发达地区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于2007年3月已由广东省电教馆立项。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大抓教研工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教育部规划课题《龙山中学STS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开展顺利,延伸到各学科,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课题验收合格。同时,学校装备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计算机网络中心和信息中心等设施,科技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师科研的信心,教师教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观念深入人心。
学生也因此得到全面发展。2006年全国数学联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省二等奖1项,省三等奖2项,在汕尾市14项省级以上的奖项中占5项;第23届物理竞赛获全国三等奖2项,省三等奖2项,在汕尾市10项省级以上奖项中占4项;2006年广东省生物学联赛中,获省二等奖3项,省三等奖5项,在汕尾市省级以上奖项中占5项。
2006年高考,龙山中学取得全面辉煌,摘取汕尾市高考状元;数学成绩最高分899分,列全省第二名,是汕尾市建市以来的高考最好的单科成绩;三A以上上线人数突破700大关,达到725人,增幅列汕尾市第一名;700分以上19人,列汕尾市第一名;本科上线439人,创历史新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这是在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多年的教育实践使他认识到,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他做到了!他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关爱,提出“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待潜力生 “有教无类,一个都不能少”,“不能让他成才,就让他成人”。在林群生眼中,从来就没有“差生”二字。他常说:“优点尚未被发现的学生叫‘差生’,花没长好,不能怪花,应该怪养花的人。同样的花,为什么在别人手里被养得枝繁叶茂,在你的手里就日渐枯萎?如果真有差生出现,做老师的能逃脱责任吗?”曾有一个“后进生”常旷课,上网吧、打架、欺负其他班的学生。林群生多次找他谈心,指出了他的优点,也批评了他的不足,充分给他以鼓励,最后这位学生痛改前非,成为一名好学生。在他的倡导下,各班都持久地开展着“2+1”活动,即两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一个成绩上的差生,取得了显著效果。2006年,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并收到很好效果。
如果林群生同志能在此次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汕尾市十大杰出青年,他表态:他一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希望。他不敢说他能当一名称职的杰出青年,但起码可以说,他能恪尽职守,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能尽职、尽责、尽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我们对林校长的访问,从他对的工作兢兢业业教育中看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他勇于追求、乐于奉献、开拓进取,时时处处的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只要心脏还在跳动,我就要在这根生命线上书写更加光辉的篇章。”——这句话时刻在我脑海里回响……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