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2日,《陆丰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助力疫情防控》《广东陆丰:志愿服务筑起抗击疫情“红色长城”》陆丰市两篇通讯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引起了积极反响,陆丰市文艺工作者、志愿者以文化宣传进行战“疫”,多种形式动员市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事迹,让广大群众受到鼓舞,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巨大力量,坚决打赢抗击疫情群防群治的阻击战。同日,《打赢防疫阻击战,汕尾陆丰政协委员在行动!》发表于南方+,群众纷纷转载,为陆丰正能量点赞。
能把这些正能量传送到千家万户的,是一群不畏困难险阻的特别抗疫团队一一《陆丰》编辑部,他们逆行而上奔赴阻击疫情一线,深入报道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的有力举措,反映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深入挖掘社会各界齐心协力阻击疫情的好人好事,展现了服务大局的政治品格,忠于职守的职业精神,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自疫情发生以来,短短20天,他们采写、拍摄、推送出一系列有温度、有力量的抗疫宣传报道,把“担当”二字写进新闻通讯,为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战疫贡献力量。
危难时刻显身手
1月23日广东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陆丰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疫情防控总指挥部。中共陆丰市委宣传部制定了疫情防控宣传方案。疫情就是命令!《陆丰》编辑部迅速行动,立即发出通知,取消节假日,要求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做好各级各类宣传、新闻报道工作。至目前为止,报纸共增刊16版,今日陆丰公众号每天推送40则疫情有关的信息,编辑部所有同志坚持在岗,没有发生过请假、推诿的现象。
引领舆论就是媒体人的使命。为了全方位打响疫情防控宣传战,编辑部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统一指导调度,策划了陆丰在行动、疫情科普、疫情速递、陆丰疫情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以笔为援抗击疫情、疫情防控我在前、文艺聚力全民抗“疫”等8个宣传板块,从1月23日起,每天通过今日陆丰公众号推送。编辑部全体采编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紧密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全面、准确、及时地推进疫情防控宣传报道。
为采访报道我市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感人事迹,编辑部主编负责人多次来到陆丰市人民医院,了解医院开展疫情防控以及支援湖北的各项工作进展。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达卫生院门诊拍照,了解因发热前来就诊的病例情况,近距离接触发热病人。在采访即将奔赴湖北的医护人员时,刘建平护士正在重症室护理一位高龄病号,采访人员不顾劝阻进入重症室,拍下刘建平悉心护理病人的一幕。为了亲历式报道林俊锋医生救死扶伤的事迹,他们跟随在林医生身后入病房、看病人。病毒无情,医院是最激烈的战场,在这里奋战的除了白衣英雄,还有新闻工作者。
2月5日,编辑部摄影记者发回一组图片新闻,交警、医护人员、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等在寒夜里坚守在霞湖高速路口,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奋战一线,守护人民健康的“安全门”。守在寒夜的何止是他们!镜头内是疫情防控工作者坚毅的身影,镜头外是新闻工作者睿智的双眼,和“疫”无反顾的初心。在上下班的路上,他走街串巷,随手拍摄下许多真实反应了基层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线不舍昼夜工作的感人画面,他从没把镜头对准过自己,却始终无怨无悔背起相机、坚守岗位,为坚决打赢陆丰防疫保卫战,时刻战斗着。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2月8日陆丰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2号通告,引导全市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编辑部采编人员迅速捕捉到新闻热点,走访工厂、农村了解复工复产情况,采写了《陆丰市精准施策为企业复工复产“排障”》,被澎湃新闻转发,采写了《疫情防控不误“菜篮子”:湖东琼林村菜农恢复生产》上了汕尾头条,并被南方杂志、南方+采用。
白天采访,夜灯笔耕,采访记者撰写了《奋战抗疫最前线——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纷纷请战》《阻击疫情,我们在行动——陆丰市干群合力联防联控》《党旗飘扬在一线》《汇聚爱心力量——陆丰市社会各界捐赠口罩抗击疫情》等100多篇新闻报道,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并被多个媒体平台转载。
传播陆丰好故事
连日来,《陆丰》编辑部全体同志深入抗疫最前沿,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把市委、市政府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传递出去,把陆丰群众同舟共济的动人故事传播出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受到“陆丰处处有雷锋”的文明氛围,让外面的群众再一次看到陆丰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力量。
1月31日,《陆丰“黑衣小哥”:为群众发送口罩一万多个》新闻报道引起热烈反响,2月4日,广东新闻频道也转播了“黑衣小哥”的事迹;2月5日《诚信经营显“温度”——陆丰市小商家的战“疫”故事》被南方plus、澎湃号等多家媒体转载;《汕尾陆丰:党旗飘扬在一线》《抗击疫情,环卫工人在行动》《“铁面封锁” 我市群众自发打响防疫阻击战》《汕尾陆丰市市场监管局:守好“四重关口”,筑牢疫情防》等报道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汕尾龙山中学启动空中课堂,打出教育防疫“组合拳”》《打赢防疫阻击战,汕尾陆丰政协委员在行动!》等报道被南方+转载;《两毒齐抓,陆丰市禁毒工作者全力出击》《全民战“疫”,我市各地干群在行动》《陆丰志愿骑行宣传疫情防控》《党员冲在前 防疫一线党旗飘扬》等报道被香港商报网、南方杂志、广东广播电视台荔枝网、触电新闻、中国发展网等媒体采用。2月12日,《陆丰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助力疫情防控》《广东陆丰:志愿服务筑起抗击疫情“红色长城”》等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据不完全统计,《陆丰》编辑部的记者、通讯员采写了100多篇抗疫新闻报道,60多篇被多家媒体转载,其中被汕尾媒体采用60多篇,省级媒体采用40篇,国家级媒体采用21篇。
2月9日陆丰市首支4人的医疗队伍集结出发驰援武汉,新闻通讯《陆丰最美逆行——向支援湖北医务人员致敬》第一时间发布,向群众讲述了抗疫一线最感人的英雄故事。为了追踪报道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事迹,2月11日,编辑部采访人员通过视频连线到达武汉的医护人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2月13日,同时又采写新闻《陆丰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今晚进入方舱医院工作》,持续向群众报道白衣英雄在湖北的抗疫事迹。
和平年代的英雄不仅是医护人员,还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普通党员,还有奉献爱心的普通群众,《陆丰》编辑部的记者、通讯员拿起相机和笔,用心记录下感人的一幕幕,采写了《镇村联防联控,民众群防群控——陆丰河西镇形成全镇疫情防控强大态势》《湖东镇党员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当先锋作表率 党团共筑防疫城墙》《看到汕尾无新增就很开心——陆丰人元宵节在外地不回家不添乱》《城东镇淡水村干群齐抗“疫”》等宣传报道。正如有网友的留言:“这个特殊时刻,逆行的何止医护人员,新闻人亦逆行,随时准备出征到抗疫前行。
宣传疫战勇担当
疫情,虽然让人们在空间上保持了距离,但一篇篇充满激情、散发温暖的新闻报道,让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了解到《陆丰》编辑部人手不足任务重的情况,许多文化志愿者主动请缨,放弃节假日,自发参与疫情宣传报道工作。通讯员蔡赞生采写了《龙山中学:精准发力,启动空中课堂》被香港商报转载。通讯员庄小花采写了《碣石镇更新村党员干部筑牢战“疫”城墙 细微之处见真情》《抗击疫情,环卫工人在行动》等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她说:非常时期,我也想为抗疫做点事……疫情在前,他们向前,第一时间对准焦点,捕捉亮点,把陆丰的故事写好,传播好。
想记录下抗疫故事的人太多了。为真实记录这场抗击疫情战,生动反映在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陆丰故事,《陆丰》编辑部举办了“疫情防控我在前”主题摄影征集活动,面向广大市民朋友收集主题为记录真、善、美,展示陆丰人民齐心“战疫”的顺手拍。活动通知发布后,群众反响热烈,短短一周就收到一批幅摄影作品,已经在今日陆丰公众号平台分期展示。
1月23日,根据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的要求,今日陆丰公众号平台每天推送5次,每次8则信息。编辑部负责今日陆丰公众号平台的编排和推送的“新手”同志,开始了从早到晚捧着电脑的工作方式。谁也意料不到新闻什么时候会来,他曾经在清晨第一时间推送同事的稿件,也在半夜迅速发布过辟谣信息。每天被信息围绕的“新手”同志责无旁贷、忠诚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体现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真正决战,往往在看不见的地方展开。抗疫前线是第一战场,宣传报道作为凝聚民心士气、鼓舞民众斗志、引导舆论走向、传递防疫知识的“第二战场”,与第一战场一样重要。对编辑部的同志来说,采编岗位就是战位,必须始终把“担当”二字牢牢写在抗疫宣传报道里。自1月23日至2月13,《陆丰》编辑部的记者、通讯员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报道疫情信息,全面准确为群众解读有关政策,在《陆丰》报纸、今日陆丰公众号平台发出各类新闻稿件共1000多篇,把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各部门有力措施传播到千家万户,编辑了抗疫文学、文艺作品83篇,把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到全市人民。
今天,在记住医务工作者、党员先锋、暖心好人抗击疫情故事的同时,我们的记忆也应该留点给这些记录历史、书写壮举的抗击疫情宣传工作者。也许,他们手中的笔和镜头永远只会对着别人,没有时间也不愿讲自己的故事,但是,我们不应该不记住他们战“疫”逆行的故事!
通讯员: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