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汕尾市卫生健康局门户网站!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 政务公开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汕尾首例!深汕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成功开展简易膀胱功能测定技术!
  • 2024-02-22 10:10
  • 来源: 深汕中心医院
  • 发布机构: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 【字体:    

日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开展了汕尾市首例简易膀胱功能测定,填补了汕尾地区康复护理技术空白,标志着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诊疗技术及护理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平移院本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护理技术,护士长吴娟、护师梁杏(院本部常驻帮扶康复专科护士)用1把测压尺、2个膀胱冲洗器、1瓶生理盐水、1根尿管,在床旁为1例神经源性膀胱老年患者完成了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这一技术为了解膀胱安全容量、制定膀胱功能康复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该患者三个余月前因腹主动脉瘤在外院接受了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双侧骼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很成功,但也遗留双下肢麻木、乏力、二便失禁等症状。由于该患者无法自行解决小便,需要长期留置尿管,这又导致他反复出现泌尿系感染、膀胱内结石,影响个人形象等问题,这让患者及家属感到十分苦恼。

正常情况下,成人膀胱容量为350~500ml,最大可达800ml。为充分了解患者膀胱安全容量,帮患者排忧解难,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为患者进行了简易膀胱功能测定,测得患者膀胱安全容量为260ml(小膀胱),压力为40cmH2o,在此基础上为患者量身定制了饮水计划,指导患者家属正确记录排尿日志。通过指导患者严格执行了饮水计划,养成了良好的摄入习惯,达到了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基本平衡,加以膀胱功能再训练、康复治疗,患者正逐渐恢复膀胱功能,为拔除尿管进行间歇导尿奠定了基础,得到了家属的高度肯定。今后,科室将常态化开展此项技术,为汕尾地区同类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护理服务。

▲简易膀胱功能测定用物准备

▲饮水及排尿记录表

▲护理团队床边测压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损伤截瘫、中风偏瘫或者其他原因引起尿潴留、尿失禁等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复杂,且症状多样,易出现并发症,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简易膀胱功能测定?

简易膀胱功能测定是一种通过外置测压管与膀胱内压力相通来测定膀胱内压、通过灌注盐水量与同期尿液生成量来判断膀胱容量的技术。其目的是了解膀胱功能状态;判断膀胱是否安全;测量膀胱的安全容量;为饮水计划及导尿计划提供依据;指导用药;指导膀胱护理;指导膀胱训练及治疗。

目前在深汕院区泌尿外科还有开展尿流动力学检查,具备可以全面评估的优点;简易膀胱功能测定该技术相较于尿流动力学检查,则能随时进行床旁操作,且操作简单方便,费用较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室简介

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成立于2021年5月,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5名,副主任治疗师1名,治疗师17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17名,开设床位30张。目前设有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障碍治疗室、理疗室、康复功能评定室等部门,拥有各类国内外的先进康复医疗设备,是汕尾地区规模最大的康复医疗中心之一。

主要开展项目: 

☑ 骨与关节康复: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各种类型的骨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疼、脊柱侧弯、肌腱和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运动创伤、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等。

☑ 神经康复: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面瘫、帕金森氏病、昏迷促醒、痉挛的肉毒素注射治疗等。

☑ 临床康复早介:ICU、神经科、骨科、妇产科、急诊科、泌尿外科、消化科、心内科、儿科、呼吸科。

☑ 其他:慢性疼痛康复、产后康复、心肺康复、急慢性炎症的理疗,亚健康状态咨询与康复。 

▲深汕院区康复医学科团队


专家简介

马 超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兼骨科康复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循证康复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等。

擅长软组织疼痛及颈肩腰腿痛的诊断、超声引导下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注射技术;擅长针刀松解疗法、微创射频热凝技术;擅长肉毒素注射技术等。


伍少玲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兼任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常委/疼痛康复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师协会康复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超声介入康复分会副会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风湿免疫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对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痛等临床诊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超声引导下急慢性疼痛注射、富血小板血浆疼痛疗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神经阻滞、及肉毒毒素注射技术。


燕铁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康复专业信息化与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监事长、广东省康复与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

擅长神经疾患和骨关节疾患康复、如偏瘫、截瘫、肢体瘫痪;老年病康复;运动损伤及亚健康指导。


金冬梅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康复专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康复治疗学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会长、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修复专业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等。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对昏迷等神经系统重症疾病的康复有丰富经验、擅长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庄志强

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曾获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优秀康复医师荣誉。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教育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等。

擅长骨科术后康复、肌骨疼痛诊断与治疗、肉毒毒素治疗痉挛、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在神经、心肺康复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翠翠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神经科学学会理事会理事等。

擅长脑卒中、脑外伤和脊髓损伤等康复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肩周炎及软组织疼痛的非手术治疗。擅长超声引导下疼痛的注射治疗、富血小板血浆制备及注射治疗。


吴 伟

副主任治疗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标准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分会理事、广州物理治疗学会执行会长等。

擅长肌内效贴扎治疗技术、SET悬吊训练技术,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青少年运动发育异常等常见疾病的物理治疗。


徐沐兰

住院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帕金森、面神经炎等神经康复,骨关节术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等骨科康复,产后疤痕、疼痛、腹直肌分离、盆底肌功能障碍等产后康复。发表中华系列等核心期刊及SCI论文十余篇,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康复治疗策略。


出诊时间详见微信公众号。


注: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卫生健康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