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癌症日”,关注癌症防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现癌症早期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癌症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大部分癌症是人体细胞在外界因素长期作用下,基因损伤和改变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表明随着医学的进步,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降低主要的风险因素而得到有效预防,如戒烟限酒、改善饮食结构、适当运动等。
当癌症悄然来临时,身体可能会出现警示信号,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尽快去医院进行诊治,辨别是否患癌。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的异常肿块;
(2)体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内色泽加深或迅速增大;
(3)身体出现的异常感觉,如哽咽感或疼痛等;
(4)皮肤或黏膜经久不愈的溃疡;
(5)持续性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
(6)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或带血;
(7)持久性声音嘶哑,干咳,痰中带血;
(8)听力异常,鼻血,头痛;
(9)阴道异常出血,特别是接触性出血;
(10)无痛性血尿,排尿不畅;
(11)不明原因的发热发力、进行性体重减轻。
图片来源: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一生(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
癌细胞生长速度快,一旦爆发,势必会危及到生命健康,癌症主要有5个方面的危害:
(1)身体疼痛以及持续性的发热。癌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加上坏死组织的分解物,会导致患者体温持续性的升高,一般是低热。疼痛主要是因为癌组织侵袭或者压迫神经所导致,比如:癌细胞转移到骨骼等部位时会出现明显的骨头疼痛。
(2)破坏器官的生理功能。癌细胞的生殖速度非常的快,不能够让正常的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癌细胞会释放毒素影响器官,导致器官功能下降。
(3)机械性的压迫以及堵塞。如果患上了食管癌会堵塞食管,导致患者吞咽困难。肝癌会堵塞肝胆管,出现明显的黄疸。
(4)局部出血,坏死以及感染。如果平时大便非常的规律,突然的发生改变比如大便中有粘液脓血、腹泻和便秘交替存在,经常性的便秘、腹泻,就要引起大家的警惕了,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5)恶病质。癌细胞生长速度非常快,消耗了营养物质,再加上患者的食欲不振以及睡眠等问题会让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机能下降,同时也会伴有贫血、消化不良、身体疲劳等。
癌症与不良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吸烟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大大增加;每年部分新发癌症可归因于超重和肥胖,肥胖与直肠癌、乳腺癌等的发生有关;饮酒与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的发生有关;不健康的膳食结构如高热量、高蛋白、低膳食纤维和蔬果的饮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以及长期食用霉变食物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早期预防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戒烟限酒以及远离二手烟;远离致癌病原体,如接种乙肝疫苗、HPV疫苗等;保持健康的体重(体质量指数在18.5至24之间);适度运动;合理膳食;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过度电离辐射。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