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物价局组织召开价格形势分析会,对1月份全省价格形势进行分析研判。会议认为,1月我省CPI上涨主要受节日、天气和翘尾等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季节性,不代表长期趋势。随着节后物价的季节性回落,以及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预计2月份我省CPI同比涨幅会出现回落,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月份广东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4.6%。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环比 “5升3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衣着类下降0.5%,烟酒类下降0.2%,居住类下降0.1%。专家分析认为,1月份我省CPI呈现小幅上涨,主要是短期性季节因素的影响。
一是节日效应拉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春节期间是居民消费的旺季,加上今年元旦和春节两节叠加,带来的刺激效应愈加明显。我省作为消费大省,购买能力较强,在节日效应的拉动下,猪牛羊肉、禽鸟、水产品和干鲜瓜果等食品价格较上月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受广东饮食习惯影响,不少居民喜欢在外吃年夜饭、开年饭,餐馆、食肆生意红火,在外用膳食品价格也有所上升。同时,春节期间居民对烟酒的需求增多,在 KTV,电影等文娱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增大,也进一步推动非食品价格高于平时。但总体上看,今年我省春节市场价格比较稳定,特别是猪肉、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与近几年春节相比,价格涨幅出现一定回落。第二,由于我省是全国旅游第一大省,同时也是劳务输入大省,春节假期对旅游价格、交通运输价格的影响在我省也要更为突出。一方面,两大节日居民出游升温,推动了旅行社收费和景点门票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大量来粤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广东至各地汽车、飞机票价明显上涨,导致节日期间交通费价格水平明显上涨,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也普遍高于其他各省。第三,春节前后企业出现用工短缺,劳动力价格上涨,服务性行业收费涨势明显,如1月份,全省家政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8%,环比上涨11.6%;理发费用同比上涨13.8%,环比上涨11.0%;
二是寒冷天气影响。进入冬季,北方日常消费的农产品主要以大白菜、马铃薯等蔬菜为主,由于其具有耐低温,便于储存的特点,价格变动相对较小。而南方消费的则主要以叶菜为主,受天气因素影响明显。今年初我省持续寒冷阴雨天气,气温与往年相比相对偏低,对我省农产品尤其蔬菜的生产和供应影响较大。1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上涨4.2%,同比上涨2.2%。同时,冬季居民对瓶装液化气等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多,价格也较上月出现小幅上涨。
三是对比基期价格水平较低。价格指数是价格对比相对数,CPI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现在的价格,还要看基期价格水平。目前,广东CPI涨幅已经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1年12月的反馈数据看,以2010年为100的定基指数数据表明,广东两年来价格上涨幅度为6.1%,明显低于同期全国上涨6.6%的水平,在31个省区市中居第25位,与浙江、云南、青海、宁夏等省并列,基期价格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今年1月份广东CPI同比涨幅相对较大。
四是翘尾因素影响。经测算,影响今年一季度CPI的翘尾因素接近2个百分点,其中1月份翘尾影响达到2.92个百分点,为2012年各月最大,对1月份我省CPI上涨形成重要支撑。
来源:广东省价格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