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涛到市气象局调研部署三防工作时强调 下好备汛“先手棋” 打好防汛“主动仗”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5-10 18:44
- 来源: 汕尾日报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5月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海涛到市气象局调研,并组织市气象、水务、应急管理等部门对防汛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全面落实防汛备汛各项重点任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郑海涛走进天气预报演播室、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仔细询问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流程及汛期服务准备情况,认真听取了近年来汕尾市防汛工作情况及今年汛期天气预测,充分肯定了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气象工作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千里眼”“顺风耳”,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气象、研究气象和发展气象,切实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特别是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今年前汛期呈现“前旱后涝”的状态,5-6月为我市强对流和暴雨高发季节,6月下旬以后将进入海上台风活跃期,各地各部门要重点做好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加强对短时强降水、局地雷击和短时大风的精准预警,并前置做好防御台风带来的暴雨、大风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各项准备。 ◆要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加快推进国家气象观测站、X波段气象雷达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气象灾害观测站网布局,打造气象服务的坚强堡垒。 ◆要完善以气象精准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强化气象、应急管理、水务、自然资源、交通、文旅等部门信息共享和联防联动,落实落细信息报告和临灾“叫应”机制,形成“一盘棋”抓防汛的工作格局;紧盯山洪灾害、中小水库、城乡内涝等薄弱环节,持续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科学调度防洪工程体系,严格落实巡查抢护措施,切实消除防汛减灾漏洞短板。 ◆要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保障,聚焦海洋牧场、滨海旅游、海上风电等重点产业,打造精细化、智能化的海洋气象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全面赋能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持续完善三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强化队伍建设,高水平推进以科技、业务、人才为关键元素的科技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