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4时,十五运会组委会在广州主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常委王曦,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介绍赛事筹备情况。
据介绍,本届全运会设竞技比赛项目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由广州、深圳等广东的17个城市和香港、澳门承办。竞技比赛项目共有14252名运动员、8491名代表团官员、6565名技术官员参与决赛阶段比赛,3235名注册记者参与报道。截至11月7日,72个竞技比赛小项和145个群众赛事活动项目已顺利完赛。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和三地坚决贯彻“节俭办赛”原则。据悉,广东赛区90%以上的场馆都是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维修改造提升,同时不新建运动员村。多数场馆结合岭南建筑特点,通过引入节能环保材料、高效机电设备、智慧照明系统、多场景分布式光伏等提效减碳技术,建成一批高星级绿色场馆、近零碳场馆和零碳场馆。
经核算,广东赛区场馆改造产生碳排放约13.25万吨,预计占本届赛事总碳排放17%,显著低于各类大型运动会30%—50%的水平。在赛事运营上,采取清洁能源供应、低碳产品应用等系统性减碳措施。通过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整个全运会碳排放量预计降至75万—80万吨。
港澳选手积极参赛
据陈国基介绍,香港一直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严格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目前各竞赛场馆已经全面准备就绪。
据了解,今年十五运会是历届规模最大、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香港派出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包括超过600名运动员及大约270名随队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出战28个竞赛项目,连同23个群众项目的参赛与工作人员,总人数超过1800人,创下香港自1997年参与全运会以来的新高,比上届增加近四倍。
在整个比赛期间,预计将有2100多名运动员、1000名代表团官员和800多名技术官员,总共近4000人参与香港赛区赛事。
柯岚介绍,澳门赛区已全面就绪。从5月到8月,澳门赛区先后完成了乒乓球、篮球、排球等所有项目的运行测试,塔石体育馆、东亚运动会体育馆等场馆经过实战检验,已投入运作。
据悉,各代表团、技术官员已陆续抵达澳门。9月22日启用的注册中心,正高效办理各项手续,澳门400人的体育代表团陆续参赛。
票务方面,澳门采用“一个平台,三地购票”模式,澳门赛区共提供超过35万张门票,目前,部分热门赛事场次门票已售罄,其余门票将通过多渠道持续销售至赛事结束。
赛事期间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
据王曦介绍,本届全运会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遴选130多款体现办赛水平、增强参赛体验、提升观赛效果的高科技产品,让赛事运营“智能化”、竞技训练“科学化”、观赛体验“沉浸化”。
其中,高科技将为场馆提供“智慧保障”。“智慧运营管理云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赛事场馆的仿真管理,增强人流分析和目标查找的能力,对赛事场馆内的人员流动状况、通信设备等进行实时精准感知与全方位监测。“北斗+5GA通感融合高精度定位”“场馆流量智能分发系统”等系列新产品,为场馆内的高并发高流量提供了无线通信保障。
十五运会还将为观众提供“智慧服务”。赛事自由视角系统对各种球类场馆比赛进行全程多角度视频采集,让观众实现沉浸式观赛和互动。
火种采集是本届全运会的一大亮点。全运圣火源自南海1522米深海的可燃冰,创造了全球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采集“源火”的纪录。十五运会火炬在穗深港澳四城同传,伴随着人形机器人接力、无人驾驶转场、低空飞行器运载,以科技感拉满的形式完成传递。
本届全运会广东还设计推出23条“十五运会”城市特色旅游线路,涵盖广府文化、潮汕美食、客家风情、滨海度假等主题,精选全省夜游、夜食、夜购、夜娱的60个代表性夜间文旅消费场景供游客打卡,让八方来客感受到粤港澳大湾区温暖深厚的情感内核。

长者助手
无障碍
手机版
网站首页
聚焦汕尾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政民互动
走进汕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