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浪潮奔涌,汕尾新闻事业迎来里程碑时刻。9月25日,汕尾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媒体发展进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全新阶段。这一变革不仅是机构的整合,更是传播理念、生产流程与发展模式的系统性升级。
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奋战在采编播一线的汕尾融媒人群情振奋、斗志昂扬。大家纷纷表示,将牢牢把握融合大势,以全新姿态投身改革实践,不断锤炼“四力”,坚守主流舆论阵地,用心用情记录时代脉动,为讲好汕尾故事、传播汕尾声音凝聚更强的融媒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整合,更是内容生产力和传播影响力的全面升级。”作为从业20年的媒体人,汕尾市融媒体中心栏目主持人高波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团队将以此次融合为新起点,坚定践行“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理念,打破部门壁垒,优化策采编发流程,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大兵团作战”的转变。未来,一线采编播团队将立足“内容为王”,深耕本土,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品力作;同时,以先进技术为引领,强化“移动优先”战略,构建“报、台、网、微、端、屏”六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努力锻造“提笔能写、对镜能讲、扛机能拍、坐下能编”的全媒型队伍。
融媒体中心的成立,让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节目主持人曾佩欣倍感使命在肩。“我将紧跟融媒体中心发展的新步伐,聚焦汕尾的人、事、物,用心用情讲述家乡的发展新貌与动人故事,全力传播汕尾好声音,展现汕尾新精彩。”她表示,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将积极在文化惠民领域发力,积极引入如“开心麻花”这类优质文化项目,努力为丰富家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贡献力量,争做一名契合新融媒要求、踏实尽责的新闻工作者。
“媒体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安身立命的必答题。”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钟佳韦认为,作为新闻记者,唯有积极拥抱变化,强化互联网思维,主动学习新技术、新语态,才能创作出跟得上时代、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她期待与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成长,用文字和镜头捕捉城市脉动,用责任和坚守让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
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彭吉雄同样意识到融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融媒体时代对“内容为王”有了全新诠释,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能写、能拍、能编,更要懂得不同平台的传播逻辑和用户心理。“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从今天起,我们将用融媒体的笔触描绘城市日新月异的景象,用融媒体的声音讲述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我们坚信,融合之力,必将让主流之声传得更广、更深、更远。”
长期深耕短视频新闻生产的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茂辛对融合前景充满期待。拥有6年采编经验的他表示,市融媒体中心的成立为内容创作开辟了广阔天地。“我期望能将新媒体的敏锐洞察力、灵活传播力,与电视台专业的制作水准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创作更多契合时代脉搏、展现地方特色的精品力作,为讲好汕尾故事贡献新的更多力量。”
“过去,我们在各自的平台上深耕,用镜头捕捉瞬间,用纸笔记录时代,用声音传递情感。而今天,我们将打破壁垒,融合成一个更强大的集体。”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锡凯表示,期待未来能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传播”,共同把汕尾的发展故事讲得更生动,把汕尾人民的心声传得更响亮,让主流声音在融合中更有力量。
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希文对中心未来发展充满憧憬:“今天汕尾市融媒体中心正式启航,希望能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矩阵,将新闻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汕尾的声音传得更远、更广。”同时,她期待中心能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精准把握受众需求,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接地气的新闻作品,讲好汕尾故事,展现汕尾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活力,成为更好地连接政府与民众的坚实桥梁。
“在这一重要时刻,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既感光荣,更觉责任在肩。”汕尾市融媒体中心编辑罗瑞琪表示,市融媒体中心的揭牌成立,不仅是机构整合与平台升级的具体实践,更是应对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的战略举措。面对新的传播形势,她将坚守新闻初心,锤炼专业本领,勇于创新表达,自觉担当起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变迁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这片全新的阵地上砥砺前行,为汕尾媒体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日报与广电的力量在此交融汇聚,于我而言,这是新闻路上的新起点,更是使命在肩的新征程。”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文滨表示,作为采编一线记者,他深知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让文字的深度与音视频的鲜活同频共振。今后,他将扎根汕尾红色沃土,以“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自觉,用脚力丈量基层,用镜头捕捉瞬间,打磨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讲好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在融媒时代践行“铁肩担道义”的使命。
汕尾市融媒体中心栏目制片人戴绛雪特别期待市融媒体中心挂牌后带来的变化。“广播电视台和日报‘牵手’后,我们的‘素材库’更足,‘发声渠道’更广了。”她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汕尾的街头巷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本地的惠民好政策、身边暖故事,通过大小屏同步传递,让汕尾声音既有分量又有温度。
汕尾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彭伟栋认为,市融媒体中心揭牌意味着我市能够进一步集中力量,科学配置资源,使宣传报道更“快”更“准”,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创新是发展的动能。下来,应充分调动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创新策划。”他建议,可将报纸言论与电视评论相结合,推出如“海陆谈”等新栏目,聚焦本地热点进行“写”与“说”,借助融媒传播力提升言论影响力。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市融媒体中心将全方位重塑媒体生态,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的高效运行模式,推动传统媒体精简精办,推动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聚焦内容建设根本,深耕本土、突出特色,创作更多群众喜爱、刷屏热传的融媒体产品,以全新面貌、更优内容持续讲好汕尾故事、传播汕尾好声音,不断推动市融媒体中心高质量发展。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