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 18 号台风“桦加沙”
影响珠三角及福建、浙江等省份
在此次台风防范应对过程中
广东省汕尾市2起成功避险案例
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
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
1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9月22日开始,汕尾市城区出现明显海浪增大和风暴增水现象。9月22日16时许,城区捷胜镇沙角尾村支书刘耀东带领村委干部和应急队伍巡查排查,发现沙角尾海堤因受海浪冲刷影响,不断被侵蚀,临堤路段存在坍塌风险。村委立即将该情况进行上报,同时组织周边群众进行转移安置,并对沙角尾海堤两侧采取封控措施。18时前,沙角尾海堤周边的11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村应急避难场所。
23日8时,沙角尾海堤临堤路段出现约140米的坍塌。捷胜镇政府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队采取紧急回填沙石的方式开展抢险工作,24日12时左右处置完毕。由于巡查到位、发现及时、果断转移和快速抢险处置,无人员伤亡。
受海浪冲刷,路面坍塌
工队紧急采取砂石回填方式抢险
2
为做好台风“桦加沙”的防御工作, 9月21日15时,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启动防风四级应急响应,23日12时,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
22日18时前,遮浪街道水龟寮村支部书记陈武聪组织村两委干部巡查时发现海边风暴潮风险高,于是立即通知关停易受风暴潮的60余家海边街沿街店铺,转移周边76户173名群众,并组成巡逻队伍在海边街进行巡逻,劝离滞留游客及车辆。
24日凌晨,水龟寮咖啡一条街因海浪过大且海水持续倒灌导致海堤破损,海浪持续冲击路基,造成4处路面坍塌约300米。水龟寮村立即将情况上报,并通过设置铁马、警戒线、播放高音喇叭等方式封控坍塌路段,严禁人员、车辆进入。因巡查到位,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紧急转移群众
受海浪持续冲击路基,路面坍塌
封控坍塌路段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指出,这是两起台风天加密巡查、敏锐识别、及时处置风险隐患的成功避险避灾案例。现特对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汕尾市应急管理局,城区应急管理局、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应急管理局,捷胜镇、遮浪街道,沙角尾村、水龟寮村及刘耀东、陈武聪等同志予以通报表扬。
台风过境≠危险解除
台风过境后有哪些隐藏的危险呢?
及时加固门窗
检查门窗密封性
检查门窗密封条是否完好,是否有变形、老化或破损。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密封条,以保证门窗的密封性,避免雨水和风力侵入室内。
检查门窗锁具五金
检查门窗锁具是否正常工作,是否能够牢固锁住。如果发现锁具或五金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修理或更换。
检查玻璃状况
检查门窗玻璃是否有裂纹或破损,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以确保玻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检查门窗框架
仔细检查门窗框架是否出现裂缝或松动现象,若有,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框架的牢固性。
检查房屋再入住
如果房屋在台风中被洪水或雨水浸泡过,入住前都要先检查下墙体是否有较大裂缝以及是否有地陷的现象,以免出现房屋倾塌的危险。
不要立即通电,等房屋晾干再进行电路排查和检修,以免线路短路等问题导致安全隐患。
警惕山洪、地质灾害
危险区域要远离
大江附近、海边:受台风外围环流影响,沿海、沿江地区会产生强风及长浪,有被风浪卷走的危险;退潮后,沙滩可能存在玻璃碎片和铁钉等尖锐的危险物品,容易导致脚部或手部受伤;台风过后,近岸海水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危险的海洋生物,比如水母、海胆和海蛇,其毒液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威胁生命。
山区峡谷等地带:台风会带来强风雨,山区山石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增加,因此最好不要选择此时进入山区。
损坏的电力设备旁:台风可能造成电力设施损坏,请勿靠近或接触倾倒电线杆、落地电线和被水浸泡的电线杆、路灯灯杆等电气设备,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卫生防疫要注意
不喝生水,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要食用被水淹过受污染的食物。
及时清理街道堆积的落叶、淤泥、积水及生活垃圾,做好重点地区的卫生消杀,避免蚊虫孳生引发传染疾病。
被淹或者被雨水浸渍的地方清洗时最好喷洒些消毒药水。
注意保暖、通风、保持卫生,勤洗手,避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病诱因、交叉感染。
脚部有伤口,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切记不要“蹚浑水”,如出现发热、头痛、小腿疼等症状,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