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 (记者 陈晓铭)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惠州市等地引发严重洪涝灾害。8月5日,市应急管理局在接到省应急管理局的指令后,迅速响应,组建了一支由10名专业应急救援人员构成的救援队伍,驰援惠州抢险防汛。
这些队员刚从城区内涝抢险一线撤回,身上还带着连续作战的疲惫,却顾不上休整就再次出征,并携带大型抽排水装备“龙吸水”等,连夜赶赴惠州投入防汛救灾工作。
争分夺秒 连夜奋战
当晚,救援队伍抵达惠州后,即刻前往惠阳区一处内涝极为严重的村庄。眼前景象令人揪心:积水深达3米多,周边居民区岌岌可危。尽管夜色已深,队员们顾不上长途奔波的疲惫,立即投入救援行动。
在零星的路灯照明下,救援队员们乘坐橡皮艇穿梭于积水中,仔细勘察地形和水情。面对深达数米的积水和厚重淤泥,队员们分工协作。期间,为准确掌握水下情况,带队队长林俊生二话不说,纵身跃入浑浊的积水中。浑浊的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他只能凭借手感摸索前进。两三分钟后,他浮出水面,抹了把脸才发现——裤袋里的手机忘了掏出,已因严重泡水报废。他甩了甩水,把手机随手塞进救援包,又继续投入指挥。“当时就想着尽快摸清情况,哪还顾得上这些。”林俊生事后回忆道。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经过彻夜奋战的队员们双眼布满血丝,制服沾满泥浆。随着水位明显下降,村庄的内涝险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这些逆行者用专业和坚守,为灾后恢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转战多地全力抢险
首战告捷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任务接踵而至:某小区地下车库严重积水,负一、负二层已完全被淹,积水浑浊不堪,漂浮着各种杂物。
队员们立即前往任务点,面对庞大的排水量和复杂的车库环境,他们再次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为了加快排水进度,他们实行高强度轮班,每人每天持续工作超过12小时,抽水设备“龙吸水”开足马力,24小时不间断轰鸣运转,昼夜不停。在充满异味的密闭空间里,部分队员出现皮肤过敏,身上泛起红疹。
但没有人退缩。简单处理后,他们立即返岗继续作业。经过22小时连续奋战,6万多立方米积水被成功排出。7日中午,他们又转战小区其他楼栋车库,继续与时间赛跑。
截至8日,救援队在该点位连续工作15小时,抽排积水3.9万立方米。72小时里,队伍转战3个排涝点,累计抽排12.9万立方米积水,相当于50多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按每个泳池2500立方米计算)。
我市应急队员们用专业与汗水,在惠州土地上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见证了两地风雨同舟的深厚情谊。支援任务顺利完成,但队员们知道,他们的使命从未结束——擦干汗水,整修装备,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