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凌晨以来,我市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特大暴雨。面对持续强降雨考验,全市各地闻“汛”而动,迅速组织力量开展防御和救援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救援人员在进行人员转移。
多维度联防联控织密“防护网”
为确保防汛工作高效有序,市三防办、市应急管理局持续视频“叫应”调度县(市、区)、镇(街),累计调度50余次;不间断抽查测试全市各地370对讲机,均通信正常。按照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的要求,督促各地各成员单位对水库、堤防、河流、水闸、水电站等各类关键部位重点部位进行“地毯式”巡查排险,先后出动17588人(次)深入排查4675处重点部位,发现隐患626处,全部落实整改或采取应急措施,并持续通过“一键通”抽查全市三防责任人履职情况。截至4日15时,全市“第一次握手”6606人,“第二次握手”(转移)5293人。市委宣传部统筹各级媒体平台推出预警信息60余篇、救援转移报道10余篇、防汛安全科普近40篇。市教育局要求强化师生防汛安全提醒、宣传教育,加强巡查预警,妥善处置突发情况并及时报告。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在积水严重路段、河道沿线、山区村落等重点区域增派警力,24小时不间断巡逻排查险情,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警力2150人次,出动巡逻警车650辆次,全力开展社会治安巡控、隐患排查、转移群众、维护交通秩序等工作,排查易内涝点79个,联合地方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205人、户外施工人员611人,清除路障47处;落实24小时应急值守和处置工作,增设110报警服务台席位以快速接通求助并调度救援。市民政局排查28家(含23家养老机构)正常运营民政服务机构,转移低洼区域298人。市自然资源局启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系统,累计出动巡查人员232人次,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全市83处隐患点,落实79处风险点巡查,安排技术人员赴各地检查隐患点、风险点排查管控情况。市住建局停工81个在建工地,整改隐患40个;累计出动排涝人员374人次。检查物业区域54个,整改隐患15个。检查危旧房屋496栋次,应转移384户(632人)全部转移。市代建中心到69处重点部位排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共20个,已责令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市交通运输局累计出动人员209人(次),巡查公路602公里,巡查点位367处,清理积水、排水沟、杂草等145处。
专业力量筑牢“技术防线”
在科学防御方面,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防汛救灾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市水务局及时分析水库纳雨能力,提前预排预泄水库库容3351万立方米,并提前调配防汛抢险专家库122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下沉一线指导。市气象局精准预报预警,发布信号36站次,为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重点领域防控成效显著: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累计派出工作组13组、工作人员86人次,检查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等40点次;通过短信平台向船东船长发送防御强降雨预警及天气情况短信4次,严禁应休渔船违规出海,提醒12艘在外生产免休渔船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市林业局迅速排查林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点等敏感部位,摸清风险点,设警示标语,引导群众远离避险,保障安全。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水域救援组、灭火救援组和机动作战组等多个分队,加大隐患排查和做好应急救援准备。汕尾供电局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统筹调度全市各级供电单位,从线路特巡、隐患排查到应急抢修、民生保电,织密织牢电网防汛安全网,重点检查23个低洼存在水浸风险小区、4个易涝区域设备运行工况及自备应急电源投入情况,督促提前做好防范水浸风险的封堵措施,全力保障全市电力供应稳定。汕尾海事局“一对一”提醒在港船舶严格落实航行作业限制条件,确保不漏一处、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市文广旅体局持续关注A级旅游景区及野景点安全问题,并实时发送提醒信息,已关闭景区6个。汕尾金融监管分局启动灾害防御互认机制,提前制定定损标准、协调救灾保障物资、调配查勘救援车辆等,并组织各机构在大灾互助APP上打卡。三大通信运营商发送气象预警和地质灾害预警短信累计受众超300万人次。
风雨见证担当,行动诠释初心。从指挥部的彻夜灯火到抢险一线的泥泞身影,从精准调度的智慧中枢到挨家挨户的基层干部,全市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转化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实行动。目前,各项防御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
记者:陈晓铭
市应急管理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