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记者 陈希文)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市863个村(社区)全面推行“强雁计划”,通过遍访评价、培育储备、关爱激励、轮训实训等举措,精准发力建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基层队伍保障。
在“遍访评价”方面,市县镇三级联动开展履职评估,通过面对面交流、入户走访等方式,从能力素质、干事创业、团结协作等5个维度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画像”,并依据结果推动15名不适岗人员有序退出,择优补齐配强。
“培育储备”环节聚焦源头活水,广泛摸排外出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9类群体,建立1982名后备力量库(储备比例达1:2.3),其中包括513名返乡大学生和108名“兵支书”后备人选,成熟一批即充实进“两委”班子。
“关爱激励”机制持续升温,试点村集体收益增量奖励,并创新开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招聘镇街事业编制人员工作,6名“头雁”通过“实地调研+情景问答”等环节成功入职,畅通上升渠道,激发干事活力。
“轮训实训”则突出实战导向,通过“十万党员进党校”、1771人次提级轮训及308场次“书记论坛”,将课堂搬到项目一线,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实地研学等方式提升书记攻坚落实能力,推动基层带头人精明务实、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