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冠龙是汕尾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自2021年起担任汕尾明阳总经理一职。一直以来,他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助力“百千万工程”,秉承“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的初心和使命,履职尽责,带领公司上下努力构筑汕尾海洋经济高质量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圈。
“说实在的,我们回头想都想不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困难……”回看汕尾明阳走过的足迹,魏冠龙忍不住感慨。2021年甫一上任,魏冠龙即面临着制约汕尾明阳发展的种种难题:特殊时期人员的不确定性、技术研发创新的攻克难题、配套供应链的落后缺失……对魏冠龙来说,半夜两三点钟还在加班已是家常便饭。
以海上风电主机的升级创新为例,一个新产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研发本身,更需要制造端和工程现场的实际经验和专业判断作为支撑。如果研发与制造和工程环节缺乏有效配合,可能会将旧产品的问题延续到新产品中,最终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匹配度。“就像一辆汽车的改款,意味着对旧问题的修正和整体性能的提升;一部新手机的发布,也往往意味着原有问题的改进和用户体验的升级。如果做不到‘越来越好’,那这个产品就无法被市场接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魏冠龙解释道。
在产品升级创新的过程中,汕尾明阳不仅注重以创新为引领,更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升级。这个过程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但魏冠龙及其团队始终坚持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应对,协调研发、制造和工程服务等团队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克服原有的短板,推动产品的持续优化和系统性的改进——产品的升级创新属实不易,但这也不过是魏冠龙需要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魏冠龙及其团队的努力下,汕尾明阳的海上风电主机“过五关斩六将”,从5.5兆瓦一路升级到18兆瓦,叶片长度从76.6米一路升级到143米,并且在2022年、2023年创造了三项世界级纪录:16兆瓦漂浮式机组解锁深远海开发密码、18兆瓦海上风机树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新标杆、128米全球最长叶片重新定义空气动力学边界。2021年至2023年这3年间,汕尾明阳实现了产值从零到超过80亿元,带动了4000多人就业,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此外,魏冠龙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公司内部增设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并依托工会、互助组织等渠道,搭建起了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的桥梁——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听取群众呼声,还反向推动企业不断优化、不断进步,形成良性互动。同时,为进一步推动汕尾海上风电产业蓬勃发展,魏冠龙将汕尾的海洋资源优势与新能源产业结合起来,提出了发展汕尾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培育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海洋经济等建议,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一些相关政策也在陆续出台。
谈及对未来汕尾海上风电产业的展望,魏冠龙信心十足:“这几年我真切感受到汕尾的发展动力十足。短短4年时间,我不仅感受到了城市的发展变化,也预见到汕尾未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心和判断,我们更加坚定了扎根汕尾、深耕发展的决心。”
眼下,“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的美好画卷正在海陆丰大地徐徐展开,猎猎海风穿过一架架海上风机后,化作万家灯火,点亮无数黑夜。魏冠龙表示,未来,他将结合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要求,努力将代表履职与自身职业相融合,尤其是在新能源行业领域,希望能带动相关产业、凝聚更多企业力量,做到以身作则、互学互促。“虽然我们还谈不上做得多好,但愿意将自身的所见所思、所行所为,转化为一点‘代表之言’,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践行‘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的初心和使命。”他谦虚地说。
汕尾日报记者 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