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陆丰市各镇村,可见新栽苗木笔直挺拔,树下搭配种植的花草错落有致,生机盎然。“现在环境变好了,‘绿意’越来越浓了,我们老百姓都感到舒适、惬意。”谈起近年来乡村绿化的成效,陆丰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
近年来,陆丰市把党建工作与绿美生态建设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化拓展乡村绿化行动,凝聚起乡村绿化美化的强劲合力,让“绿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底色。
陆丰市以“绿美+文旅”发展模式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图为升级改造的金厢银滩景区成为该市亮丽地标。
让乡村绿化跑出“加速度”
随着绿美生态建设深入推进,陆丰市乘势而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机关干部等资源力量下沉一线,助推乡村绿化跑出“加速度”。今年以来,陆丰市各地累计植树58.56万余株,超额完成种植计划。
为更好推进乡村绿化工作,陆丰市成立乡村绿化工作专班,完善县镇村三级包干制度,由该市领导包23个镇街、91个机关挂驻322个村(社区),构建市级资源下沉、镇村协同落实的工作体系。此外,该市用好乡村绿化“三件套”工作法,优化322个村庄“绿美地图”,以定地点、定树种、定数量“三个定”,标注绿美规划,并实行“镇委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分管领导”四方核查机制,压紧压实乡村绿化工作责任。
围绕种植目标,陆丰市全面抓好绿化美化,按照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数量不少、质量要提高的原则,将任务细分到20个镇街322个村(社区),以“一村一图”明确植树工作任务。
陆丰市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让绿美青山“美出圈”
今年植树节期间,陆丰市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共同植下铁冬青、黄槐、白玉兰等树苗;5月14日,在八万镇下葫村,共青团陆丰市委的青年志愿者挥动铁锹,热火朝天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初以来,陆丰市还创新开展“开丁添绿”等植树活动,举办全民义务植树暨五级林长植树等系列活动260场,打造了“人大林”“政协林”“人才林”等一批主题林。
一场场乡村绿化活动的背后,是陆丰市上下以“绿美”之笔齐心绘就绿色和美乡村画卷。
为持续提升城乡绿化美化水平,向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绿美空间,陆丰市积极抢抓冬春植树造林黄金期,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充分利用村庄、院落空间,重点抓好“五边四旁”、村前屋后见缝插绿和主干道路绿化提升,让“绿色之美”可感可及。
截至目前,陆丰打造绿美示范点23个,升级绿美小公园31个,建成美丽庭院1741户,其中获评广东省“美丽庭院”7户、汕尾市“美丽庭院”26户,推动国道324线河西至星都段、甲子五十米大道等主干道绿化提升,不断提高“含绿量”。
推进乡村绿化,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陆丰市依托“入户联心”等活动载体,号召党员干部主动投身乡村绿化工作,全面发动社会参与,带动群众参与绿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绿化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陆丰市依托“入户联心”活动,利用春节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328场,走访在外热心人士6639人,广泛发动机关、企业、村民等力量投身乡村绿化。
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近年来,陆丰市积极探索谋划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绿色生产力相结合,让良好生态释放出经济发展新动能。
借“景”促进文旅融合。该市以“绿美+文旅”发展模式,推动东海街道上海村、金厢镇城美村、碣石镇浅澳村等地开展“美丽庭院+民宿”建设,建成“海纳金滩”等一批民宿,促进乡村旅游、研学、食宿等业态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陆丰市结合“双百行动”,对接高校院所专家、省科技特派员开展“干部人才下乡”行动,连片建设博美镇点石村千亩脐橙、湖东镇深田湖千亩沉香、八万镇吉水村千亩牛大力等种植基地,进一步提升林下经济附加值,推动绿美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共赢。积极推广“树票制”做法,实现企业、村民、村集体多方共赢。其中,河东镇成立强村公司,承接“股票树”项目,引进中荔集团承包荔枝林,负责对荔枝林进行科学管理,收益后以分成方式给到村民,有效带动集体、村民“双增收”。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通讯员 陆组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