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兴 城乡共荣
——陆丰绘就“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今年4月,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的通知》,确定22个县(市)作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批试点县(市),其中,陆丰市榜上有名。此次入选是对陆丰市发展成果的充分肯定,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陆丰市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高效统筹县镇村资源,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真抓实干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奋力书写陆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陆丰市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绘就“推窗见绿”的城乡新貌。图为陆城一角。
产业兴旺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激活海韵新动能,打造海上风电产业集群;陆丰华润希望小镇等文旅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大安大蒜、碣石甘薯等农产品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特色农业品牌进一步擦亮……放眼陆丰大地,处处生机勃勃,产业发展风头正劲。
陆丰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图为农户忙着将甘薯分类、装箱。
陆丰市立足资源禀赋,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增强农业内生动力。依托“1+4+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打造万亩甘薯、万亩蔬菜等七大特色农业。今年,植物龙甘薯入选首批授权“汕农领鲜”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名单;陆丰市名优农产品展示厅入选首批“汕农领鲜”公用品牌旗舰店名单;“棉山湖”品牌入选第二批“汕尾老字号”;推动全国首个超大型风渔融合平台“伏羲一号”建成投运,并获颁国内首份风渔融合网箱平台CCS入级证书;有序推进5大渔港升级、3个食品谷建设,引进中广核、华电等海洋牧场项目,打造三产融合“蓝色粮仓”。
陆丰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三甲”五金配件产业园通过环评并引入进驻企业7家,成功引进台铃共享电动车产业园项目落户陆丰,加快中船海洋装备制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打造粤东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该市并网发电和在建能源项目装机容量达850万千瓦,逐步构建“风光水火核储”能源产业体系;持续加强与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协作联动,加快推进康佳半导体光电显示及终端项目建设,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康佳产业园累计实现产值28亿元,引进电子信息产业相关项目4个。
康佳产业园内,工人在生产线上作业。
陆丰市还全面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探索文旅多元化融合模式,释放文旅发展潜力。发挥“红蓝绿古特”五色资源,升级打造串联金厢十二岗村滨海休闲游、碣石玄武山民俗祈福游、碣石龙龙金现代农业产业园“甘薯”文化体验游等滨海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华润希望小镇建设,打造集文化、生态、活力、艺术于一体的陆丰特色滨海小镇;依托碣石玄武山“汕尾市对台交流示范基地”,举办第一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启动暨碣石古卫城进城仪式,当日游客量达6.2万人次。去年,该市接待游客804.23万人次,同比上升55.96%。
城乡“蝶变”构筑生态宜居新优势
陆丰市聚焦全域镇村提质,推动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推进圩镇“提质”。该市紧扣典型镇培育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央企、建筑业企业资源资金优势,全力攻坚“明珠六号”攻坚行动。截至目前,40个结对帮扶项目已完工34个;突出抓好公共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等重点工作,已完成碣石镇、金厢镇、桥冲镇3个典型镇编制,初步完成甲子镇等17个镇(街)的建设规划编制。
推进乡村“提标”。该市深化陆城“春风”整治行动,持续推进典型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整洁靓丽、文明有序的和美乡村。今年以来,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5213吨,拆除乱搭乱建12064平方米,整治垃圾、污水等约1539处。
推进融合“提速”。该市统筹抓好县城扩容提质,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一核、两区、三轴、四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县城5个片区规划设计,推进碣石小城市标准建设,成立“三甲”地区临时联合党委,以“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三甲”地区发展,进一步增强县域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推进绿美“提档”。该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为目标,通过“点上突破、线上延伸、面上联动”的立体化推进模式,精心打造绿美乡村“生态珠链”。今年以来,累计发动群众参与绿美生态建设40万人次、完成植树55万株、打造绿美示范点23个、升级绿美小公园31个,构建起“城市公园-街角游园-乡村公园”三级生态网络体系,夯实绿美生态本底。
增进福祉建设普惠共享生活圈
民生实事与群众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同时也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近年来,陆丰市将办好民生实事、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书写了一份成果满满的民生答卷。
陆丰市桥冲镇开展滨水区域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游的滨水景观带。
教育是民生大事。陆丰市把促进教育新发展作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具体行动,积极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日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陆丰教育集团签约暨揭牌仪式在陆丰市甲子中学举行。此次签约,将全力助推陆丰市基础教育领域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提质升级,为老区教育振兴开启崭新篇章。
陆丰市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断攻坚教育补短,深化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交院合作办学,加强与深圳大学、深大附中交流合作,推动湾区教育资源向老区倾斜;创办中广核“白鹭班”,成立镇级教育促进会,为学子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在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方面,陆丰市推动陆丰市人民医院与深汕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博美、陂洋等镇卫生院加快建设,20个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以上。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及幸福食堂整改运营;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制度,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服务能力。
做好基层善治,提升治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是陆丰做好民生工作的关键一环。该市深化实施“头雁”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全覆盖延伸打造村级“一中心四组”;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作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传承正字戏、皮影戏等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深化“四建三明”工作体系,加快推进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市级矛盾纠纷调解超市、调解联络员工作机制,整合“粤心安”“舒心驿站”等心理服务平台,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共绘蓝图各方力量形成新合力
实施“百千万工程”,需久久为功,集众人之力,共绘一张图。近年来,陆丰市广泛凝聚各方社会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
用好用足政策红利。陆丰市深化“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省属国企和地方优质国企积极参与镇村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导入产业,加强乡村运营,形成建设——运营——管护良性发展机制。目前,河东镇、大安镇等20个镇(街道)与东莞汕尾商会、陆丰八万商会等10个商协会、企业完成对接,形成帮镇兴村项目10个。
用好多元帮扶力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统筹纵向帮扶、深圳罗湖对口帮扶、结对高校、能源企业、建筑企业等力量支持,引导企业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深化“双百行动”结对帮扶,与深圳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聚焦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谋划校地合作共建项目。
走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陆丰市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在教育、房地产、纺织、电动车等领域优势,推动陆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罗湖-陆丰创新岛、共建产业园区先后揭牌运营;深圳大学与华电集团结对共建十二岗未来乡村。
记者:曾佳鸿
通讯员:郑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