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时刻牢记‘五个有没有’的拷问,全面增强做好‘百千万工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为主抓手,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不断谱写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赖建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自省委、市委部署“百千万工程”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安排,制定出台了《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从八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全力推动落实,创新系列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优化市场环境方面,加快培育县镇村市场主体,截至5月底,全市期末实有市场主体230826户,其中企业3719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36户,较2022年末分别增长5.95%、6.63%、0.54%。2023年1至5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9156户,同比增长9.90%;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5655户,同比增长9.15%。第一季度规上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速达到36.6%,居全省第一;推进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全力支持“个转企”,1至5月全市新登记“个转企”604户,同比增长50.25%。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树立质量标杆,印发《汕尾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支持质量标杆企业争创市政府质量奖;提升质量供给水平,为108家中小微服装企业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183家市场主体提供质量强业活动。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持续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和农村环境标准化工作,8项农业地方标准获立项,省传统优势产业(莲花山茶)扶贫标准化试点和省农村厕所建设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支持企业抢占标准话语权,指导梅陇镇政府、市金银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召开梅陇首饰团体标准新闻发布会。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创建,推动陆河青梅、陆河沉香、陆河油柑、陆丰大安蒜申报地理标志商标,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提高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持我市企业开展精准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加快创新驱动发展,2023年度汕尾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建设项目合计立项共2家。
在强化市场监管方面,持续推进市场综合治理,今年1至5月,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案件427宗,罚没152.8万元。其中,查处1宗假冒化妆品、保健品重大案件,查扣涉案货物14吨,涉案货值2690多万元,目前已移送公安机关。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推动“三张清单+两份承诺书”在全市25955家获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中落实并实现全覆盖。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累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4884批次,药品抽样310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120428批次。深入开展“放心消费粤行动”,推动放心消费承诺活动向乡镇拓展、向农贸市场延伸,截至5月底,全市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108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11家。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赖建利说,关于市场监管服务“百千万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系统观念、点面结合,坚持“一三四五”工作架构,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加快把“施工图”转化为“实景图”。将充分发挥登记注册、标准、地理标志、商标、认证、监管执法等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打好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培育更多县镇村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县镇村营商环境,促进品种品质品牌“三品”融合发展,提升县镇村质量发展水平,推动汕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一是坚持优服务、促发展。坚持发展壮大市场主体,夯实县镇村产业发展微观基础;开展农贸市场提升行动,助力打造兴旺商业圈;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释放知识产权动能,擦亮区域地理标志品牌名片;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助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推动县镇村消费提档升级;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和价格违法,持续优化县镇村市场环境。
二是坚持育动能、激活力。抓好省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31条措施的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市场准入准营退出便利化,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机制,促进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深化实施近年来我市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以及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的稳市场主体纾困政策,加快发挥更大政策效应,精准有力帮扶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提质量、增效益。围绕“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抓好市市场监管局出台的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的落地落实,深入开展“两个强市”建设,夯实我市制造业当家的质量基础。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强业活动行动,推进市政府质量奖评选,树立汕尾质量标杆,引导和激励全市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推进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质量提升,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发挥好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重要引擎作用,加快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倍增计划。
四是坚持强监管、保安全。加强新业态工作调研,完善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新业态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培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与相关部门建立风险会商和应急处置制度。研究制定审慎监管的制度办法,推动网络餐饮平台新业态健康发展。坚持大力推进法治监管、智慧监管、信用监管,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和公平竞争审查力度。围绕“清风伴企行”专项行动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方案,突出重点民生领域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伪劣行为,力争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监管领域和时间节点,毫不松懈抓好“三品一特”四大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两个责任”,全力完成食品药品抽检、食用农产品快检等民生实事任务。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陈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