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登记在册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9.9万户,同比增长12.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5.38亿元,同比增长170%;全市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为397件,同比增长13.4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共951件,十年以上维持率17.14%,全省排名第7;高效完成29万余批次农产品快检和1.7万余批次食品抽检民生实事;“三品一特”安全形势和市场秩序持续稳中向好……
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守牢民生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秩序,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蓄势赋能。
做优助企服务,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上下功夫
准入准营更便利。以数字化赋能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全链式通办”“分链式选择办”服务模式推进企业开办“1+N”集成办理,大力推广智能导办、远程视频帮办服务,2024年全市企业设立登记网办率达99.91%。探索推行跨县区“一照多址”改革,简化省内经营主体迁移流程,降低经营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全面梳理涉企高频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开餐馆”等“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一窗收件、一表填报、集成办理。我市“市场准入”指标在去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持续提档进位,取得了全省第七、粤东西北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助力我市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连续两年进入粤东西北前三。 服务保障更细致。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通过亲自办、陪同办等形式,“换位式”体验企业办事流程,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提升。建立“信访直通车”、领导定期接访、领导定期下基层、快速反应处理4项机制,积极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开辟“个转企”绿色通道,提供“专人专办”“全程帮办”服务,去年全市“个转企”1601户。 纾困赋能更到位。搭建“政银企对接”桥梁,稳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质扩面。去年1月至11月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35.38亿元,同比增长170%,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组织开展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规避“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现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品牌战略,在推动“百千万工程”上做文章
质量基础更坚实。海丰县纳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强县培育建设库,成为全省首批17个重点培育质量强县之一。建成广东省医疗器械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实现我市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零”的突破;广东省质量监督海洋食品检验站(汕尾)顺利完成建设,将有力助力我市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药品检验实验室投入使用。全市累计共296家企业聘任首席质量官,规上企业覆盖率接近80%。全市累计建设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2024年服务企业超500家,为经营主体节约质量技术成本130多万元。 创新驱动更强劲。“海丰油占米”和“海丰莲花山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初步审核由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布金香米”“布金1号”获批美术版权和外观专利,陆河油柑、陆丰黄牛、甲子鱼丸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地理标志培育产品名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全市全覆盖;建设“高校院所+产业”专利供需平台,促成45项专利许可项目落地我市实施;三家科技型企业在第二届粤东西北创新创业大赛分获一金一银一优秀,取得省级知识产权赛事历史最好成绩;指导一家企业取得我市首张《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并成功实现运用,是粤东西北首个完成许可备案的数据知识产权。 品牌建设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批准发布了15项市级地方标准;“虎噉金针菜(鲜)”获汕尾市首个“湾区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启动汕尾市优质“土特产”公用品牌建设,拟定“汕康优品”作为集体商标,围绕油占米、莲花山茶、甘薯、鱼丸等我市特色农产品和加工食品,首批拟推选8种产品进行授权,努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重点单品”协同发展格局。
抓牢安全监管,在守护民生福祉上加力度
安全防线更稳固。聚焦网约配送、信访、行政复议、市场秩序、“三品一特”等九大领域,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风险隐患。聚焦校园及周边、二马路夜市等重点场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聚焦民意最盼、风险最大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铁拳”行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计立案查处各领域案件1304宗,结案1294宗,涉案货值983万元,罚没865万元,涉案货值20万元以上的大要案9宗。 旅游市场更规范。聚焦金町湾、二马路、翠园街等重点地段,打好“行政指导+提醒告诫+价格承诺+日巡夜查”组合拳。设立2个消费维权服务站,派出党员先锋队现场受理和处置游客反映的旅游消费纠纷和投诉。推行“手机变砝码”举措,引导消费者化身监督员,让计量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消费保障更全面。在长沙湾服务区创建放心消费承诺示范商圈,同步启用消费维权服务站,推行消费维权快速处置机制,做到“接诉5分钟响应、15分钟到达、30分钟反馈”,对事实清晰、诉求合理的投诉由服务区进行先行赔付,实现责任快速判别、纠纷闭环处置,打造高速路上的消费“放心港”。据统计,去年全市累计发展“放心消费承诺店”1626家、“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255家以及放心消费承诺商圈6家、街区4条、农贸市场8家,全市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838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13万元。 奋楫扬帆,笃行不怠启新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西承东联桥头堡 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定位,坚决扛起市场监管职责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