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12年,全市各地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汕尾”的核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加大财政投入,全力推进,集中力量为人民群众办好就业、住房、保障、价格、医疗、文化、教育、特殊教育、民政、外来工生活、食品、景观林带、环保、政务服务、应急中心、救援指挥中心、交通、饮水安全等省和市十件民生(惠民)实事。截至2012年底,省和市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惠民)实事已基本完成。其中,新增25万人领取养老金,确保全市城乡居民60周岁以上人员领取养老金,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00套;建设市应急指挥中心(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任务;建设135公里农村硬地化公路等惠民实事已提前和超额完成省和市下达的目标任务。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省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1. 年度任务。省下达我市全年就业目标任务新增就业4200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促进创业2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1000人。
2. 完成情况。2012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37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8.05%;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16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28%,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218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14%;促进各群体实现创业205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2.7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409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9.9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2%。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1. 年度任务。2012年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任务为1130套(户),其中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080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户,竣工任务113套。为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责任任务,我市自加压力,增加了100套公共租赁住房,市政府已于2012年3月15日与各县(市、区)政府、市房管局签订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以1230套(户)的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和市房管局。
2. 完成情况。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新开工建设公租房1185套,开工面积57030平方米, 完成廉租住房租赁补贴50户,竣工227套,开工率为109.3%,完成竣工计划201%,投入资金9830万元,较好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三)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1. 年度任务。落实新农保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财政资金安排。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水平从200元提高到240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70%左右,城乡居民医保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10万元,最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解决下乡知青的养老保险问题。
2. 完成情况。2012年全市落实新农保及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财政资金6000万元,保障了全市城乡居民60周岁以上276968人足额发放。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2008年每人每年52元和90元提高到今年的24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部实施市级统筹,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医保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16万元以上。重点解决了全市422名下乡知青的养老保险问题。
(四)深入开展价格惠民。(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市财政、物价部门参照国家、省相关政策,对市城区、红海湾、华侨管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共18403人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资金36.8060万元;已下达兑付农资综合直补、成品油价格、农作物良种等各项补贴10154.12万元。加快平价商店进社区进镇步伐,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全市累计已建成平价商店126家,其中2012年新建成75家。
(五)优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牵头单位:市卫生局)
全市卫生系统按照年初工作计划有序推进,通过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加强医务人员医技水平培训、推广创新医疗新技术和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不断优化全市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是推进海丰县赤坑镇卫生院、陆河县螺溪镇卫生院、陆丰市金厢镇卫生院、市城区凤山街道社区中心、红海湾开发区遮浪卫生院等共22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建设任务。工程建设计划总投资为2352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413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39万元,计划完成改造建设面积15748平方米。截至2012年12月底,各级到位资金2069万元,其中省级资金到位率100%,地方配套到位资金756万元,到位率73%。有15家已完工,共完成改造建设面积4309平方米,有7家基层卫生院由于建设工程工期长、个别项目开工建设后因土地争议等原因仍未完工,正在建设中。二是全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孕产妇产前免费检查。三是完成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任务。汕尾市人民医院和汕尾逸挥基金医院的2个临床医学专科被省卫生厅确定为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我市评审了10个市级重点专科,今年向省卫生厅申报4个省级重点专科,加强我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四是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情况。三年来选派了42名基层医疗骨干参加省组织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医疗机构相关岗位上发挥作用。五是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奖惩的机制。落实好《汕尾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汕尾市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差价补偿办法》。全市57所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达到100%。各县(市、区)逐步落实“基药”医保支付制度,将差额补助费列入财政预算,今年已完成拨付。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药品价格综合改革以奖代补机制。六是公立医院改革情况。根据省、市医改办统一部署,确定海丰县为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对法人治理结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积极探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六)推进文化惠民。(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
1. 县(市、区)级“三馆”建设已落实建设任务。继2011年启动了陆丰“三馆”建设后,2012年我市“三馆”建设又有了新的进展。陆河县政府于2012年5月决定建设“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总投资4500万元,目前已完成了征地任务、图纸设计工作和“三通一平”工作,春节后可动工兴建。海丰县图书馆扩建工程已完成图纸设计并在近期完成招投标工作,春节前可完成达标建设任务。红海湾开发区拓宽思路,想方设法,整合资源,利用当地闲置的文化中心文化设施挂牌成立开发区文化馆。
2. 文化站建设已完成建设任务。至12月底,全市已建成或在建的文化站有16个。已建成的文化站有12个:红海湾田墘街道文化站,陆丰市大安镇、城东镇、金厢镇文化站,陆河县河口镇文化站,海丰县小漠镇、可塘镇文化站、陶河镇文化站、海城镇文化站,华侨管理区尖山街道文化站,市城区东涌镇文化站、凤山街道文化站。在建的有4个:市城区红草镇文化站,陆丰市陂洋镇、南塘镇、上英镇文化站。
3. 全面启动并完成农村文化室建设工程。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室建设,我市在下达今年文化室建设任务的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文化室建设,利用村部办公用房、闲置的学校、厂房或具备一定条件的民房,进一步完善功能,通过闲置资产调配、改(扩)建等途径解决文化阵地。今年省下达我市建设284个文化室,已完成281个,完成率99%。其中200个被市政府列入“十件惠民实事”。
(七)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1. 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已开工106所,开工率为100%。已竣工101所,竣工率95.3%。建设项目已开工(含已竣工)235个,开工率为100%,已竣工项目228个,竣工率为97.0%;已到位建设资金5842.4万元,占总投资78.9%,完成投资5554.8万元,占总投资75.0%。
2. 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截至12月底,我市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开工17所,开工率为100%。建设项目已开工37个(含已竣工),开工率为100%,已竣工项目17个,竣工率为45.9%。到位建设资金892万元,占总投资37.7%,完成投资795万元,占总投资33.6%。
3. 村级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情况。截至12月底,我市村级幼儿园已开工5所,开工率为100%。建设项目28个已全部开工,开工率为100%,已竣工项目17个,竣工率为60.7%;到位资金109万元,占总投资的27.5%,完成投资204万元,占总投资的51.5%。
(八)强化养老助残服务。(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一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根据民政部、省民政厅关于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活动暨实施“敬老爱老助老工程”的意见及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汕尾市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活动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实施方案》。据统计,全市养老福利机构有66间、养老床位2064张,其中,城市老年福利机构4间、床位206张,农村老年福利机构52间、床位1858张,优抚系统1间、床位100张。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取得突破。全市已评定享受五保供养12807人,分散供养11879人、集中供养928人。月人均供养244.12元,占当地上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9.65%。其中,分散供养月人均标准237.02元、集中供养月人均标准335.03元。全市现有敬老院52间、床位1864张。五保老人全部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是建立高龄老年人津贴制度。2012年10月9日市政府出台了《汕尾市80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发放方案》,并于2012年12月起开始按月发放。方案决定给予80至99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月30元,10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四是做好“重生行动”收尾工作。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公益慈善项目“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已进入收尾阶段,我市认真开展“重生行动”项目二期收尾工作,做好项目总结及档案管理工作,全市申报“重生行动”唇腭裂康复手术审批累计148人次。五是做好助残服务工作。省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下达我市残疾人康复救助专项经费312.8万元,主要用于0-6周岁残疾儿童钢缆抢救性康复服务、居家无障改造、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社区康园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补贴经费等项目。
(九)改善异地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条件。(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1. 年度任务。省下达我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000人,高级工以上技术职称外来务工人员入户5500人。将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城镇政策适用范围扩大至在粤务工城乡劳动者。对在申请入户地长期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给予加分。制订配套政策将所有高级工以上技术职称外来务工人员列为今年入户城镇对象。
2. 完成情况。2012年全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710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2%。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7493人,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入户551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22%。
(十)抓好食品安全。(牵头单位:市卫生局)
全市认真抓好食品安全协调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成立落实省政府2012年食品安全民生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汕尾市落实省政府2012年食品安全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落实部门工作责任,推动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1. 关于设立食品安全示范点方面。根据我市实施方案,全市评选设立10类共279家食品示范企业(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30家、水产品养殖12家、食品生产加工20家、出口食品生产加工5家、保健食品生产加工1家、餐饮服务消费100家、生猪屠宰7家、酒类4家)和23家市场,现已完成申报工作,2013年初准备组织考核评审。
2. 关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工作方面。组织开展了各级各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卫生、农业、工商、质监、食品药监、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已完成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结构、设备配置、检测项目以及资质认定等状况调查工作,切实提升全市食品检测机构综合能力水平。分期分批组织开展食品抽样检测,完成肉类、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面制品等各类食品抽样检测866份,其中省级抽样240份,市级抽样检测626份,检测合格率达96%以上。组织开展各级各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人员技术水平培训,全市共举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班55期次,培训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70人次,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总体水平。
二、市十件惠民实事完成情况
(一)投入6000万元建设以市区为重点的生态景观林。(牵头单位:市林业局)
1. 市区重要地段生态景观林建设工作。2012年重点建设市区奎山公园、慈云山公园、深汕高速公路埔边、长沙湾出入口景观林。按照市区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意见,将本工程分为两个标段,经市财政局投资评审中心核定投资最高限价为1880多万元后,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结果是Ⅰ标(长沙湾出入口景观林建设)由广东如春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323.8万元,建设面积772.5亩;Ⅱ标(埔边出入口、奎山公园、玉台山公园景观林建设)由广州市云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1382.6万元,建设面积2801.5亩。工程由汕尾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中心实施监理。
截至12月底,Ⅰ标段已完成苗木种植695亩,占标段总建设面积的85%,目前已完成查漏补缺、备耕等工作,并已按今年抚育组织设计进行抚育(成活树木全部进行除草、施肥、培土)。Ⅱ标段完成苗木种植900亩左右,整体工程量也已完成80%以上,正在加紧备耕工作,打穴工序比较规范,基本符合设计标准。两个标段尚未种植的计划在开春第一场雨后进行种植。
2. 2012年深汕高速示范段生态景观林建设工作。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我市2012年深汕高速公路示范段总建设任务100公里(其中深汕高速示范段57公里、沿海基干林带43公里),面积2.8万亩,省下达整合补助建设资金3913万元,其中生态景观林(带)专项建设资金为684万元,整合沿海防护林建设的资金3229万元。建设范围涉及市城区、海丰县、陆丰市和华侨管理区。至12月底,各县(市、区)已完成20-50米范围内的种植任务,只有小部分因建设地块(租地)未落实无法种植;1公里可视范围内整合沿海防护林建设资金的建设面积已全面完成。
(二)开工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牵头单位:市卫生局)
1. 开工建设市第三人民医院。至2012年底,该建设项目已完成年初市政府预定的任务,11月29日已正式开工建设,清除建设用地地上物。第一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90万元(含征地款454万元等前期费用)已全部到位。
2. 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情况。市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已于2012年12月30日竣工落成,2013年准备逐步投入使用,室内装修供水、供电、电梯及消防通道的安装基本完成,通风管、自来水管、排气管等管道铺设已全部完成;中心供氧、负压呼叫系统、中央热水系统(空气能)、ICU、手术室洁净系统、医用家具、备用电机及相关医疗设备正在进行招投标。投入使用后市人民医院可增加医疗业务用房面积31000 m2,医院病床数可达800-1000张,达到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硬件要求,同时也为二、三级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三)新增25万人领取养老金,确保全市城乡居民60周岁以上人员领取养老金,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牵头单位:市人社局)
1. 年度任务:省重核后下达我市城乡居民16周岁及以上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844001人,其中60周岁以上276935人。
2. 完成情况:截至11月底,全市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844093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276963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第一批试点单位陆河县于2009年11月实施新农保,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99200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30000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第二批试点单位城区于2010年10月实施新农保,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81475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为28654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第三批试点单位陆丰、华侨、红海湾于2011年7月实施新农保,陆丰市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388042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为130180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华侨管理区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4628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为2008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红海湾开发区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27100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为10600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第四批试点单位海丰县今年7月实施新农保,16周岁及以上参保人数243648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领取待遇人数为75521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0%。
全市3县3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两项制度已基本全覆盖;全市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待遇人数已达到276963人,每人每月55元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每位老人的银行存折,这件惠民实事截止11月底已提前100%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四)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200套。(牵头单位:市住建局)
此件市惠民实事完成情况与前面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民生实事内容一致,已超额完成年度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6座已建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使用,城镇污水处理率比2011年提高10%;投入1.5亿元建设市垃圾无害处理中心。(牵头单位:市环保局、市住建局)
1. 污水处理厂运营与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设计处理能力5万吨 / 日的汕尾市区西区污水处理厂和1.5万吨 / 日的陆河县大坪水质净化厂稳定运行,实际处理水量分别为3万吨/日和1.2万吨 / 日左右。海丰县加快龙津河两岸污水截污工程施工进度,在提升泵房无法如期完工的情况下,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将截流至下游的污水直接泵入附近已铺设好的海丰县城污水处理厂集污干道,自2012年10月底开始,设计处理能力8万吨/日的海丰县城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基本达到了6万吨 / 日以上,比之前增加了3万多吨 / 日;红海湾污水处理厂于2012年4月份完成了全部2.4公里主干管网建设,6月份实现了通水运行,现日处理水量6000多吨。汕尾市区(东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基本建成,2012年11月份正式培菌调试,现日处理水量2万吨左右。陆丰市陆城污水处理厂完成了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完成提升泵站75%工程量,完成了8.35公里集污管道铺设,至今尚有0.55公里集污管未能铺设。
2. 投入1.5亿元建设市垃圾无害处理中心首期工程工作。
(1)年度任务。首期工程规模为处理能力700吨/日,估算投资为4.66亿元(包括项目征地、拆迁补偿及项目前期费用等),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垃圾焚烧发电厂、卫生填埋场、污水处理站及其配套设施、进厂道路等。为对应考核,具体分为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部分实施。2012年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
(2)完成情况。至2012年底,已完成卫生填埋场的环评报告和投资报告及审批,焚烧发电厂投资报告和环评报告书,2013年1月完成审批工作;厂区场地平整、截洪沟、进厂道路路基工程及北区填埋场和渗滤液调节池工程等,北区填埋场已于2012年11月初投入试运营。累计已完成投资约2亿元。其中2012年以来完成投资约1.2亿元。现正在继续施工污水处理站和焚烧发电厂基础等工程。
(六)投入900万元建设完善200个村(社区)文化室。(牵头单位:市文广新局)
市文广新局制订了工作方案,对各县(市、区)下达了建设任务并上报具体文化室名称。各县(市、区)今年来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文化室建设工作,截止2012年12月底止:全市完成281个,完成140.5%,已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其中海丰县完成86个,陆丰市完成115个,陆河县完成44个,市城区完成29个,红海湾完成5个,华侨管理区完成2个。
(七)创建2个广东省教育强镇;扩建5所规范乡镇中心幼儿园;新扩建4所特殊教育学校。(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1. 教育强镇创建工作。按照我市教育创强规划,市2012年规划创建3个教育强镇。5月份,市教育系统召开了创强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思路和方法。市教育局成立了创强领导机构,加强对创强工作的领导。各个创强镇正对照省教育厅新出台的教育强镇评估方案有关标准,分析创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订创建教育强镇实施方案,并按评估方案相关指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规范化学校建设,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134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通过督导验收。
2. 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城区、陆丰市共3所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已竣工;海丰县黄羌镇中心幼儿园已竣工,联安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5所幼儿园共完成投资290万元。
3.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汕尾市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已筹集建校资金1290万元。至12月底,市直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教学综合楼主体已封顶,争取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特殊教育学校正推进规划、征地等前期工作。
(八)新建市福利院;完善县级福利院。(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1. 新建市福利院。市福利院建设项目已自筹资金700万元。近几年,因项目征地、规划问题未解决,无任何进展。
2. 完善县级福利院。各县(市、区)逐步完善福利院建设。陆丰已确定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地址。海丰正在理顺土地问题。陆河综合福利中心工程总造价400万元,总投资280万元,主楼已封顶,已进入装修配套阶段。占地面积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华侨管理区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已动工建设,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285万元。市城区居家养老示范中心现已动工建设,总投资300万元,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红海湾开发区福利中心开始筹建工作。
(九)建设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市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应急办、市安监局)
1. 建设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汕尾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是市政府设立的为企业和组织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市级综合政务服务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于2012年9月开始筹建,于2012年12月26日揭牌,2013年1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第一批入驻市政府政务服务窗口的市直单位有24个,行政许可项目332项,办事窗口44个。
2. 建设市应急指挥中心工作。市应急指挥中心(一期工程)总投资1292.49万元,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建设,预计于2015年前全面建成。目前,安排了300万元资金建设了应急指挥中心装修工程、视频会议系统(共8个点)、大屏显示系统、计算机网络及网络安全系统等,接入平安汕尾视频信号、地震速报系统,并实现与省应急平台、市直有关单位及有关县(市、区)应急系统互联互通。
3. 建设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工作。该项目已投入前期资金约80万元,已完成办理《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红线图、土地平整及农作物赔偿、地质勘探、方案图设计等工作。并已着手进行办理报建工作。
(十)建设135公里农村硬底化公路;解决农村17.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
1. 建设135公里农村硬底化公路工作。
(1)年度任务。全市列入2012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计划135公里,总投资5400万元。其中:陆丰51公里;海丰41公里;陆河31公里;城区6公里;红海湾6公里。
(2)完成情况。至2012年底止,我市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建设204公里,完成151.1%,完成投资8160万元,超额完成任务。其中:陆丰市完成路基、路面70公里,海丰县完成路基、路面70公里、陆河县完成路基、路面45公里,红海湾完成路基、路面6公里,城区完成路基、路面13公里。
2. 解决农村17.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2012年开始运作村村通自来水工作。目前,陆丰市通过参加全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试点县的竞争,成功成为6个试点县之一,工程规划分四个片区解决陆丰市共275个行政村759165人的饮水问题,项目总投资23822.2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9057.82万元,陆丰市财政配套2382.2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解决2382.23万元。工程分三个年度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即2014年底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三、主要的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办好省和市十件民生(惠民)实事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年初提出的要求,也是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并反复过问有关落实情况,多次召开协调会和分析会进行部署。市政府办公室将省和市十件民生(惠民)实事列入2012年工作重点,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提出完成时限,并定期督查和发出《督办通报》。全市各地、市直有关单位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汕尾的高度,进一步深入认识办好十件民生(惠民)实事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不断增强改善民生、为民谋福祉的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时间进度,扎实高效地推进相关工作。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地、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将落实民生(惠民)实事摆上突出位置来抓,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想尽办法、大力推进惠民实事的实施,取得明显实效。市人社局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积极配合,想方设法把“新增25万人领取养老金,确保全市城乡居民60周岁以上人员领取养老金,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层层落实责任,实现和采取“六有四抓”,提前超额完成省和市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市交通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制订出台了《汕尾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超额完成年度下达的目标任务。市住建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过问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推进,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市文广新局紧紧依托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会的平台,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设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全市建成了281个农村文化室,有效地推动了我市文化建设。市卫生局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好全市人民多年翘首以盼的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开工建设;多方筹集资金1.5亿元,建设了集门诊、住院、医技于一体的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并正式投入使用,大大地提升了我市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市财政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残联、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应急办、市安监局、市水务局等加快进度,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相关民生(惠民)实事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督办,狠抓落实。今年的省和市十件民生(惠民)实事出台后,市府办和各牵头单位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创新工作举措,“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查找不落实的原因”,及时通报反馈相关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以铁的纪律、实的作风、高的执行力确保省和市十件民生(惠民)实事按期推进、如期落实,各级监察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加大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按时保质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做好后续管理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充分了解和尊重民意,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好各项民生(惠民)实事已建项目的使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社会效益,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真正把好事办好。各地各有关部门既要善于集中力量办发展大事,又要善于协调力量办民生(惠民)实事。
(二)计划好2013年的民生(惠民)实事。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2013年的工作部署,认真计划好2013年的民生实事。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敢于开拓,敢于担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汕尾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