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下半年以来,针对固定资产下滑的问题,我市各地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05亿元,同比上升5.5%,是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止跌回升,比第二季度增加9.7个百分点;完成项目投资353.1亿元,同比增长0.2%;完成房地产投资36.89亿元,同比增长116.3%。
(二)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长较快。截止9月份,我市纳入联网直报平台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共有64个,比上半年增加21个,增幅高达48.9%。
(三)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术改造投资迅猛增长。截止第三季度,我市完成工业投资126.7亿元,增长35.5%,比全省增速高1.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48.2亿元,同比增长55.6亿元,比全省增速高31.2个百分点。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情况大幅上升。
据统计,1-9月份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大幅增长。房地产投资完成额36.9亿元,同比增长116.3%,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住宅完成投资28.3亿元,同比增长183.0%,占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76.7%;商业营业用房4.1亿元,同比增长485.7% 。商品房销售今年一直处于高位增长,销售面积97.3万平方米,销售额60.1亿元,分别增长85.6%和106.2%,增速同比大幅加快4.6、41.9个百分点。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投资收缩、外资转负。今年1-9月,政府投资发挥稳增长的引导带动作用较去年大为减弱,外资从年初增长后持续下行。1-9月,我市国有投资、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分别完成74.7、13.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6%和45.9%,今年以来国有投资持续下降,降幅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扩大21.1和缩小15.3个百分点;港澳台外商投资同比降幅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扩大11.3和缩小9.8个百分点。
(二)基础建设投资降幅较大。年初,我市以道路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序推进,随着厦深铁路、华润电力等重大项目的完成,基础设施国有投资开始明显下滑,整体投资降幅较为明显,1-9月,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7.9亿元,同比下降15.2%,降幅较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扩大14.1和缩小19.8个百分点。其中,降幅较大的三个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44.6亿元,同比下降25.9%;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37.3亿元,下降13.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41.0亿元,下降10.9%。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从区域投资增速看,1-9月全市投资增长5.5%,其中,市城区、深汕合作区投资增速较低,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见附表1)。
附表1
固定资产投资 |
项目投资 |
|||
累计(亿元) |
增幅% |
累计 |
增幅 |
|
全市 |
390.0 |
5.5 |
353.1 |
0.2 |
城区 |
19.8 |
1.3 |
6.2 |
-47.0 |
红海湾 |
4.2 |
72.1 |
3.4 |
39.3 |
海丰 |
169.8 |
21.0 |
154.4 |
15.6 |
深汕合作区 |
24.6 |
-49.2 |
24.5 |
-49.5 |
陆丰 |
129.4 |
11.9 |
125.6 |
8.6 |
陆河 |
30.5 |
36.8 |
27.3 |
28.7 |
三、对策建议
(一)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
围绕振兴粤东西北经济发展精神,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城市配套环境、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吸引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形成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好格局,增强投资和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大对各地的督查力度
8月23日,我市印发《2016年全市经济运行、重点项目和园区建设督查督办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四个督查小组赴全市各地区开展督查督办工作,投资增长取得一定效果。接下来,市发改和市统计局将组成督查小组,到全市各地督查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将符合要求的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尽可能纳入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我市投资基数较大,要保持投资相对较快增长,在建项目是有力保障。应继续加大对各地区的督查力度,确保在建项目推进力度和及时纳入统计,从而对投资形成强有力支撑。
(三)积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
加大“创新驱动”投资。现阶段,我市创新型投资还不够多,应进一步加强产业创新投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鼓励传统产业技术更新、升级改造投入,形成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双轮驱动。
加大“产业升级”投资。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找准突破口、抓住关键点。一是鼓励产业项目投入,尤其是加大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投入,努力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的现代工业,着力打造以世界级产业为龙头、国家和省级产业基地为两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统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布局新兴服务业态,从资金、供地、集聚发展等多方面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各城区要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工,重点培育,打造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