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在全球性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动荡的形势下,我市总体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不容忽视,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难度正在加大,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微观经济效益,逐步化解经济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全年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持续畅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稳步发展,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23亿元,同比增长15.8%,经济增长速度比全省高5.7个百分点,但较2007年有所回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有:
(一)农业平稳发展
今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农业生产保持基本稳定。种植业取得丰收,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4.00亿元,同比增长6%。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4.6万亩,同比增长8.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09万亩,总产量34.2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和4.0%。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9.7万吨,增长5.9%。肉猪出栏75.2万头,增长7.5%。渔业生产平稳发展,水产品产量53.8万吨,增长2.3%。
(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全市工业总产值518.53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59亿元,同比增长31%。
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增产能的拉动显著,新增产能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7.5%。工业用电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91957.13万千瓦时,增长88.1%。
(三)经济结构继续调整
从经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继续下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8.5:46.5:35调整为18:46.4:35.6。工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2008年全社会工业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所占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能源工业继续较快发展。从投资结构看,农业投入继续加大,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继续得到加强。
(四)消费持续活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2.21亿元,同比增长24.1%,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投资止跌回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9.73亿元,增长19.3%,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9.76亿元,增长29.9%。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较上年有所下降,一、三产业投资则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第一、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92.1%和35.3%,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4.8%。
(五)外商投资稳步增长,外贸出口基本持平
利用外资取得较好成绩。据外经部门统计,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55亿美元,增长25.8%,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2宗,合同利用外商投资4.14亿美元,增长2.9%,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利用外资前景依然向好。全年完成出口总值(包括经特殊监管区域统计的出口值)10.85亿美元,基本与上年持平。
(六)财政、金融形势平稳
全年累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75亿元,增长29.5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9.57亿元,增长26.5%,非税收入6.18亿元,增长34.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08亿元,增长28.8%。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1.3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6.91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1.5%和21.0%;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3亿元,比年初下降7.6%,剔除不良贷款因素影响,实际比年初增长11.4%。
(七)消费物价总水平冲高回落
2008年5月份以来, 总体物价涨幅呈逐月回落态势。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升5.2%,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8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增长加快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3.5元,增长15.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个7.1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8242元,增长6.7%;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二、存在问题分析
2008年,总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基本面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经济增长放缓
2008年,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全球性通货膨胀、雪灾、汶川地震同时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复杂和困难形势。特别是下半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而且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随着股市暴跌和信贷收缩,投资者信心崩溃,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世界经济步入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
2008年,全国GDP增长9.0%,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广东GDP增长10.1,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国际组织也纷纷调低世界经济将增长预期。
全年我市经济增长15.8%,较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经济的较快增长受新增产能的拉动影响比较明显(如红海湾电厂实现的增加值拉动GDP增长约3个百分点),但整体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出口形势比较严峻,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全国性经济周期、宏观调控、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从需求角度看,全年出口增幅较上年回落31.9个百分点,约影响经济增长回落2个百分点;从生产的角度看,制造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个别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下降,例如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2007年产值增长46%,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去年下半年新上一条TFT生产线(生产能力为一年40亿元),按年初预计可增加30亿元产值(约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但2008年,其产值增幅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负增长。从相关经济指标看,税收的增长速度明显回落,房地产市场低迷,运输周转量低位增长,说明经济增长正在降温。
(二)受出口影响,部分工业企业生产不够景气
工业的快速增长主要是收新增产能的拉动影响(如红海湾电厂、德昌增资扩建项目等),新增产能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5%。由于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外需带动减弱等因素影响,相当部分企业生产不景气,部分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如信利、敏兴),外向企业增速明显放缓,出口订单明显减少(甚至有单不敢接)。
一是大面积企业生产不景气。从现有的规模以上企业看,有4成企业生产状况较差,部分企业大幅减产,亏损企业达到77家,亏损面达29.5%。
二是重点企业拉动作用下降。例如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虽然去年下半年新上一条TFT生产线,但今年以来,其产值增幅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负增长。
三是外向企业增速放缓,外向带动减弱。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产值同比仅增长8.3%,比上年回落14.7个百分点。
(三)企业经营压力大,经济效益明显下滑
今年来,受全球性通货膨胀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费用明显增加,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从1-11月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看,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总额为193.30亿元,同比增长25.4%,利润总额为10.12亿元,同比下降15.1%,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3.58亿元,同比增长近4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45%,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四)高物价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升5.2%,虽比上半年有明显回落,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购进价格偏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影响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物价的过快上涨,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不利影响,由于食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人们的食品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尤其是低收入阶层,总支出中,食品消费占了大部分,生活压力加大。
(五)外贸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外贸出口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市场波动以及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2008年我市外贸出口的发展态势很不理想,一直呈下滑状态。全年全市完成外贸出口总值10.85亿美元,同比下降0.4%,与上年同期增幅相比回落31个百分点。
(六)重点项目投资进展缓慢
2008年重点项目进展不够理想,续建项目的投资规模偏小。市重点建设项目22个,重点项目本年度计划投资30.95亿元。今年动工建设的大部分为续建项目,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25.7亿元,仅完成年度计划的83%。
三、2009年展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