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汕尾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5.8万亩,同比增加1.1万亩,增长0.85%;粮食总产量45.2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增长3.8%;粮食单产359.2公斤/亩,同比增加10.23公斤/亩,增长2.93%,实现了全年粮食生产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目标。
(一)落实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汕尾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组织领导,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上,始终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汕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粮食安全和落实粮食目标任务作出指示批示,深入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对稳定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具体要求,并要求各地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各项工作。
(二)坚持藏粮于地,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汕尾市把“稳面积、增产量”作为守好粮食安全的基础,多措并举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一是压实粮油生产任务。印发《2024年各县(市、区)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将粮食种植面积、粮食总产量、大豆播种面积、油料播种面积等指标任务,分解到县(市、区),到镇(街道)、到村、到具体田块。出台《2024年汕尾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打好单产提升、耕地保护、农田建设、机械化水平提升、农资打假、科技支农、发展适度规模、落实惠农政策、科学防灾减灾等粮食安全组合拳。二是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制定《汕尾市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撂荒耕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排查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撂荒耕地地块161块3525.3126亩,全部进行复耕复种;根据《汕尾市推进“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重点攻坚方案》,对铁路、高速和国道沿线再次排查和整治撂荒耕地15块277.733亩。通过“农事直通”APP,对农业农村部下达的疑似撂荒耕地图斑开展全面清理核查,完成24726个部级疑似撂荒耕地图斑核查任务。三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个,建设任务4.5万亩,均已完成市级验收;2024年度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个,建设任务1.23万亩,其中海丰县1个项目共1万亩,已完成建设;陆河县2个项目共0.23万亩,已完成建设。
(三)坚持项目驱动,开展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一是开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市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攻坚行动种植水稻约7万亩。同时,在海丰县联安镇夏阳村建设水稻密植实验田,示范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合理增加栽插密度,确保实现高产所需的基本苗数和有效穗数,形成一套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水稻绿色高产种植技术方案。2024年全市水稻单产比2023年提高11.48公斤/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是实施甘薯产量提升行动。2024年全市创建千亩甘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5个,合计示范片面积15000亩。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平行结薯增产技术栽培、合理密植增株、地下虫绿色防控等技术得到较大推广和应用,带动周边农户和种植大户应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并形成甘薯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广冬小麦种植技术。充分利用冬季闲置土地,发动农民种植小麦,让“冬闲田”变成“增收田”2024年全市冬小麦亩产达280公斤/亩,预计今年海丰县冬种小麦面积将超2000亩。四是深入推进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引进农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和推广优质大豆品种。目前海丰县通过2024年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引进“华夏14号”“华夏22号”等大豆高产或高蛋白优质品种,采用“豆豆菜”轮作模式,以大豆种植为主,轮作蔬菜等农作物为辅,在双墩村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合作统一管理总面积超1000亩,让“小豆子”变身广大农民致富的“黄金豆”。
(四)坚持藏粮于技,多措并举推动粮食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农资调剂和执法。积极做好农资的调剂储备,确保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持续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确保假冒伪劣农资下不了田、入不了地。2024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06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828家次,立案24宗,罚款27.64万元。二是强化农科服务。以创建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为契机,大力推广香雪丝苗、粤禾丝苗、美香占2号等水稻优良品种,配套推广良种良法。通过专家5G会诊、现场讲座、田头授课和农技服务“轻骑兵”等形式,推广应用水稻“三控”施肥(控肥、控苗、控病虫)、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全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开展生产服务超8000人次,水稻损失率下降至5%。三是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培育壮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2024年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比2023年度增加0.89个百分点,全市机收减损率1.91%。同时,2022年省下达汕尾市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转移支付资金1513万元,建设12个水稻烘干中心项目,目前,除1个项目放弃建设外,其余11个项目已全部投入生产。
(五)坚持改革攻坚,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地立足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改革,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成片流转撂荒地等种植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花生等油料作物。积极探索发展“股票田”等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将撂荒耕地流转变成“黄金地”。2024年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累计流转率66.5%,累计实施“股票田”约13.45万亩,带动参与“股票田”合作模式的村集体增收共约2069万元,相关农户户均年增收约2万元。二是提升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水平。依托农资农技服务网络,持续为农户提供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2024年全市共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2万余亩。(市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