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集体村民致富门
近年来,为破解“地从哪里来”的难题,汕尾市推动“股票田”改革,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探索出一条放活土地经营权,解决农村土地撂荒抛荒,土地小而散、流转慢,劳动力外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是整合资源,让土地“活起来”。“股票田”模式由村集体作为经营权流入主体,采取“以田易股”和折股量化的形式,即村民将自己的土地入股到经济合作社,村集体与村民约定占股收益比例,由经济合作社将零散的土地集中统筹起来,由村集体进行统一管理和流转,并引进经营主体进行规模化经营,既能将农民从繁琐的土地经营中解脱出来,还能带动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分享农业生产的增值收益,由此建立村集体、村民与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机制。截至目前,汕尾市共开展“股票田”改革8359亩,累计产生效益400余万元。在“股票田”改革的带动下,全市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新增流转15426亩,累计流转面积91.6233万亩,流转率达66.34%。集体经营性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集体占比100%。
二是带富集体,让钱包“鼓起来”。家家户户以土地“入股”,共享规模经营的红利,“股票田”合作模式也更加丰富多元。陆丰市城东街道的“股票田”,零散的流转价格基本在300元/亩·年,股票量化后流转价格可提升到约500元/亩·年,按照集体10%的收益计算,500亩的“股票田”就能使集体增收2.5万元,农户增收10万元。目前,城东街道有“股票田”2871.41亩,已产生效益的“股票田”1752.53亩,通过“合作社+企业”的运作模式,成功引进华鑫盛农业、安舜农业、稻田嘉等一批优质企业,促成磨海泰国枸杞菜、霞湖玫瑰园、东埔赤米等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每年因“股票田”改革带来的红利超500万元。
三是创新形式,让路子“多起来”。自2021年起,汕尾市多地积极响应,推行“股票田”模式,还以“股票田”改革为契机,结合各地实际创新出“股票塭”“股票宅”“股票树”等一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更多闲置资源“变废为宝”,带动农民和村集体增收致富。如海丰县可塘镇以“股票树”项目为突破口,吸收247户村民入股,纳管荔枝树4019棵,并引入先进技术,培育“凤山红灯笼”等高价品种荔枝,提升市场竞争力,让村民直接参与到荔枝产业的增值链条中,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陆丰市城东街道上陈村将超过900亩的坑塘水面转化为“股票塭”,由陆丰市郑培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设小棚虾养殖示范基地,专注于南美白对虾的特色养殖,预期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约90万元的收益,农户分红总额有望达到约63万元,同时还给村里增加上百个就业岗位。陆河县河口镇新华村背头塘自然村通过成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约资源发展赛车小镇特色产业,为村民带来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