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人民政府
发展农业生产力 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
  • 2024-10-18 09:42
  • 来源: 中共汕尾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生产力是粮食生产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近年来,汕尾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量,打造出广东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汕尾市)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陆丰),以及一系列的汕尾丝苗米品牌,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保障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一是夯实粮食种业基础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积极打造汕尾良种良法区域试验基地,加快实现新品种特征特性测试、繁育及种植试验功能,特别是立足汕尾丝苗米和甘薯等产业优势,建立粮食种业繁育基地,培育推广丝苗米优质品种和甘薯脱毒种苗,全面推进汕尾丝苗米、甘薯等粮食产业的提质增效。目前汕尾市油占米育繁种基地成功自主研发油占米苗头品种3个,试种示范新品种24个,提纯复壮工程8个;培育陆丰植物龙生态农业公司成为汕尾第一家本土种业公司,粤东地区甘薯健康种苗繁育基地将落地陆丰市。另外,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繁育基地落户海丰县平东镇,2023年“华夏22”高产大豆平均亩产313公斤,刷新广东大豆高产纪录。

  二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力度,加快补齐水稻育秧、机种短板弱项,积极推广集中育秧、机插秧、机直播等水稻育秧和种植机械化装备和技术。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市农科院与农机推广站通过智慧农场建设,引进智能无人机、辅助驾驶仪、驱鸟器、远程水泵等装备和配置传感器,完成传统农机改造与升级,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智能化作业和生产过程多参数自动监测,既减少人力劳动,又提高生产效率,推进水稻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装备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目前,汕尾市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有14家。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强化农技服务“轻骑兵”队伍建设,开展入户指导、现场咨询、线上推广、技术培训等农技服务乡村行活动。2023年,汕尾市开展农技支农活动39次,组织农业技术培训34次,农技人员农业科技能力大幅度提升,屡创佳绩,汕尾市3名农技人员入选“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广东农技推广能手”“广东十大最美农村乡村专家”,1名入选“广东农技特派员”,3名入选“广东科技特派员”,入选“广东省十大杰出高素质农民”1名。同时,汕尾市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做好产研结合服务,开展“一条龙”农业科研服务组织农科人才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指导,积极推广适合汕尾农业生产的粮食主推品种以及“稻稻+”轮耕模式等种植新技术,把增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如在联安镇夏阳村试验“稻稻麦”模式,成功试种“三季粮”冬小麦,打造了小麦区域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测产,两季水稻产量约2000斤/亩,小麦产量987.34斤/亩,全年粮食产量接近3000斤/亩亩产增产50%。“稻稻麦”模式充分利用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推动粮食生产由“双季稻”转向“稻稻麦”三季粮食生产,有助于稳定粮食产量,提升粮食产能,增加种植户收入。

  四是推进数字农业发展。以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推动数字农业产业聚集,打造数字农业5G云平台,提升农业产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水平,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链全过程和应用,让农业生产更有“科技范儿”,耕地更“智能”,种养更“智慧”。如广东丝苗米(汕尾)跨县集群产业园通过打造数字化运营“云平台”,对接广东省数字供销网络,链接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智慧农场、供销D站,充分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搭建质检系统、客户管理系统、智能病虫害识别与预警系统等模块,建立起丝苗米生产、加工、仓储、流通、贸易的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业务协同。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