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万达(1498-1552),字仁夫,号东涯。原潮州府揭阳县鮀江都举登村(现汕头市鮀浦蓬洲)人。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他曾率军抗击北侵、平定南乱,统边五六年,屡立战功,又增修筑大同宣府间长城800余里,烽堠300余座,使边境得以安定,被称为“岭南第一名臣”。
翁万达墓位于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是当地文物保护单位。但近日,汕尾市与红海湾普查队开展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时,在遮浪狮地村边发现又一处“翁万达”墓。从碑文来看,其建墓时间为明万历四十五年即1617年,距离翁万达逝世已过去65年,那为何此处再现一座“翁万达”墓呢?
该墓在一处缓坡上,坐南向北,总长26米,最宽16.75米。灰沙夯筑,半月形穹顶,三摆手结构,摆手阔大,转角处有三对楹联柱,柱上原有石狮,现已不存。依山势自下而上依次为三级阶、墓町、明堂、拜堂、祭台。祭台的花岗岩上刻有花鸟壁画;花岗岩墓碑,部分风化,右侧阴刻碑文:“明东涯翁公,万历丁巳年季冬吉旦立。”
经翁氏族人介绍和查阅《翁氏族谱》,明末,兵部尚书原城翁氏五十六代翁万达堂弟翁万全(号清江)之子翁见洲从揭阳鮀江都迁居现红海湾遮浪街道湖联村,成为遮浪翁氏始祖。后部分族人再迁至现遮浪街道东山兰村,其后裔枝繁叶茂,分衍田墘、捷胜、遮浪各地。据其后裔介绍:“守备毓伍将军,皇帝赐有封地翁厝湖,建有万达(东涯)公墓于狮山。”经汕头市潮汕翁万达文化交流中心考究,翁东涯墓是明万历丁巳年(1617)由其后代捷胜海防将领翁毓伍修建,以表立威和景仰之情。
翁东涯墓见证了遮浪街道翁氏家族在此开基创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弘扬了翁万达定国安邦、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对研究地方历史人物和人口迁移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