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根据汕尾市 2023 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数据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市国土总面积486556.1 公 顷, 其 中 耕 地 76887.93公顷、种植园用地 33060.6 公顷、林地 261647.17 公顷、草地 12740.63 公顷、湿地 4206.23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38347.91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 7065.79 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7550.64 公顷、其他土地 5049.2公顷。
【水资源】汕尾市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 1337.3 米,莲花山区是全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粤西阳江—恩平一带,珠三角北部清远—佛冈一带),年均降水量 2168 毫米,水量丰沛,但分布不均,汛期降水量占全年水量 85%~90%。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56.9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120 立方米,高于全省 1700 立方米的人均水平。全市水系独立,水事纠纷少。境内河流较为短小,集雨面积 100 平方千米以上的干、支流有 13 条,其中螺河和黄江是集雨面积超过 1000 平方千米的两大河流。独流入海河流有 4 条:螺河、黄江、乌坎河、鳌江(界河)。有水库 290宗,其中大型水库有公平和龙潭 2座水库、中型 18 座、小型水库 270座。西江流域面积 35.31 万平方千米,北江5.21万平方千米,东江3.5万平方千米,韩江 3 万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汕尾市处于武夷成矿带,是全国 26 个成矿区带之一,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发现主要矿产 28种,累计发现矿产地 69 处。金属矿产有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锡、铜、钼、铅、锌、铁等,发现胡坑锡矿、塌山锡矿、长埔锡矿、银瓶山锡矿等中型锡矿床。截至 2023 年底,锡矿矿产地 18 处,主要分布在海丰县,累计查明锡矿资源量 7.79 万吨。非金属矿产开采价值较大的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高岭土、陶瓷土等。汕尾市地热、矿泉水资源比较丰富。
【森林资源】汕尾市林业用地面积23.17 万公顷,其中公益林面积 10.86万公顷、商品林面积 12.3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49%。境内木本植物有39 科 115 种,常见的乔木有杉、松、桉、红椎林、荷木、木麻黄、台湾相思、大叶相思、樟、柳、苦楝、油桐、橡胶等。灌木品种主要有桃金娘、鸭脚木等。人工栽培品种有马尾松、台湾相思、速成桉、茶、楝叶吴茱萸等。
【野生动植物资源】汕尾市现记录有野生脊椎动物 54 目 230 科 973 种。其中:鱼类 24 目 108 科 436 种,两栖类2目10科42种,爬行类2目22 科 102 种, 鸟 类 20 目 68 科 337种,兽类6目22科56种。汕尾市现有野生植物 182 科 670 属 1242 种,蕨类植物 27 科 45 属 72 种,裸子植物3科3属5种,被子植物152科622 属 1165 种(其中双子叶植物 128科 474 属 907 种、单子叶植物 24 科148 属 258 种)。在汕尾的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 63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中华白海豚、穿山甲、黑鹳、鳄蜥、蟒、巨蜥 6 种;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海马、赤魟、花鳗鲡、唐鱼、大鲵、虎纹蛙、绿海龟、红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三线闭壳龟、白鹇、黑翅鸢、蛇雕、鹗、白腹鹞、白尾鹞、鹊鹞、苍鹰、灰背隼、游隼、水獭、黄喉貂、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印太江豚、糙齿海豚、热带点斑原海豚、瓶鼻海豚、灰鲸、抹香鲸和中华鬣羚等57 种。此外汕尾还有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 76 种,IUCN(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物种近危及以上级别 56 种。
【海洋资源】 港湾资源拥有碣石湾、红海湾两大海湾,全市海岸线长455.2千米,占全省海岸线的11.1%,居全省第二位、粤东地区第一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拥有海岛 881 个,居全省第一,其中有430 个海岛被收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居全省第一;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有 133 个(含东沙岛)。较大的岛屿有龟龄、屿仔、施公寮、江牡、芒屿、菜屿、金屿等。沿岸拥有小漠、鲘门、马宫、汕尾、捷胜、遮浪、大湖、乌坎、金厢、碣石、湖东和甲子 12 座渔港。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大部分检测项目指标值均在国家海水水质二类标准之内,局部区域受陆源污染影响,个别站位的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油类含量符合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
水面、滩涂资源 大陆架内(即200 米水深以内)海域面积 2.39 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 4.5 倍,是海捕渔船的主要作业场所。10 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 6.96 万公顷(浅海 6.66 万公顷、滩涂 0.30 万公顷)。
海洋气候资源 汕尾市海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适宜,除个别年份外,春秋相连、长夏无冬;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22°C,年均降雨量1800 毫米;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春末至夏季以东南和西南风为主,年风速 2.1~3.5 米 / 秒以上。由于海岸线较长且曲折,海域广阔多海岛,海洋水文状况显得复杂。近岸海域沉积物以现代沉积物为主,河口区多为陆源沉积物所覆盖。
海洋矿产资源沿海岸可供建筑和造地用的砂土地面积 271 平方千米,蕴藏量 4.88 亿立方米。其中沿白沙湖畔,从施公寮至内湖一带沙滩的石英砂蕴藏量有 2000 万吨,部分砂的二氧化硅含量超过98%,是制造玻璃的优质原料。海底油气资源也很丰富。
滨海旅游资源汕尾市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的沙滩、奇岩、岛礁、古迹等,“神、海、沙、石”兼备,具有“阳光、沙滩、海水、空气、绿色”5 个旅游资源基本要素。金厢、遮浪、捷胜等地海滩连绵,安全系数高,沙质细软,海水水质好,是用作海水浴场、日光浴场、水上运动场的优良场所,其中以遮浪和金厢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遮浪山、海、湖、角风光旖旎,是国家重点海水浴场之一;观音岭金厢滩沙白、水清、浪小,岭前奇石众多。龟龄岛、小岛等海岛风光旅游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海洋能遮浪岩及其毗邻区域,位于红海湾、碣石湾之间大陆向海最突出的部位,风能资源丰富。其有效风能达到 3020 千瓦时 / 平方米,有效风速时数 7467 小时 / 年。在遮浪南面,也是全省汇聚流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
【土壤】 汕尾市土壤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黄壤、红壤、赤红壤、菜园土、潮沙泥土、滨海盐渍沼渍土、海滨沙土、石质土等 10 多种土类 40 多个土属 70 多个土种。
【植被】汕尾市现有林地面积 23.17万公顷,森林面积 21.6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49%,森林蓄积量 692.96万立方米,乔木林蓄积量 654.36 万立方米,公益林面积 10.86 万公顷,商品林面积 12.31 万公顷,有林地面积 19.53 万公顷,无林地面积 1.5 万公顷。【自然灾害】 2023 年,汕尾市应对18 轮强降雨及“泰利”“杜苏芮”“苏拉”“海葵”“小犬”等5个台风,无人员因灾伤亡,平稳实现“不死人、少损失”工作目标。全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尤其是春分至清明后一周,面对疫情开放后首个祭祖高峰期,全市实现“零火灾”,取得历史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