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新风吹来,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红白理事会统统管理起来,广场舞跳起来,健身设施用起来……”
城区香洲街道园林居委退休干部钟大叔由衷地称赞该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带来的变化。近年来,城区坚持高位推进,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举措、破除陋习,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宣教先行、文明实践、典型示范”等文明实践活动,使全区上下呈现出劲吹文明新风的喜人景象。
建章立制 倡树新风 志愿者走进渔市宣传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党员带动 成风化人 “与许多农村地区一样,过去我们这里但凡哪家老人过世,高音喇叭做法事、收奠银摆大席……花样繁多,攀比之风盛行。”东涌镇东石村党支部书记江胜东告诉记者,推行移风易俗之初,如何打破攀比之风,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群众心中,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容易为群众模仿。为此,该区强化“党建”指挥棒作用,通过推行“党建+”“+党建”模式,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我承诺我践行”等活动,由党员干部签署《党员干部移风易俗承诺书》,让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树好榜样、管好自己、带好亲属、影响他人,杜绝封建迷信活动,抵制陈规陋习。 在党员干部的引领下,渐渐地,“与其死后铺张,不如生前厚养”成为城区百姓的共识。如今红白事统一标准,丧事提倡厚养薄葬,取消披麻戴孝和大摆筵席,丧葬费用由2万元以上降至8000元左右;喜事彩礼不超过2万,至亲随份子不超过200元,其他亲友不超过100元。这种新习俗不仅节省了开支,而且省时省力,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社区舞蹈队舞“热”邻里情,舞出新风采。 载体丰富 成效显著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深入推进, “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机构成为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的重要机构。目前,该区796支志愿服务队推出志愿服务项目33项,开展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超过1800场次,惠及群众超过44万人次;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队伍32支,在做好8大类常规志愿服务的同时,对群众迫切需求进行动态调控,创新“N”类特色服务,让志愿服务成为奉献关爱、互帮互助的代名词;建立“善美讲堂”,把“专家讲”和“百姓说”相结合,开展“每周一讲”“每周一课”宣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扎实开展“春风化雨”校园主题班会和“好家风好家教”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成为传播文明的小天使。 如今,漫步在城区街头,随处可见的是整洁干净的街道、秩序井然的车流、环境幽雅的村居,尊老爱幼的温馨……“钱味”淡了,“人情味”浓了,“以简朴为荣、以节约为美”的社会新风尚已然在城区落地生根。 记者 张文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