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富饶的海丰梅陇平原,四季禾稻丰稔,八节瓜果飘香。富饶的土地,勤劳的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梅陇镇在海丰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近年来,该镇立足特色优势,积极发展金银产业。“中国梅陇”金银首饰驰誉海内外,已成为了对外经济交流的响当当“名片”,并且助力海丰获得了“中国彩宝之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该镇2016年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镇创建活动,推动全镇镇级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形成镇、村文明创建全覆盖,为力争创建成人文美、风尚美、环境美、文化美的文明示范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金银特色 映亮支柱产业
2016年,海丰县梅陇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工业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16%,农业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4.2%,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7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亿元;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税收7979万元。其中国税完成4061万元;地税完成3918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75%。
去年来,该镇求真务实,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金银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使全镇首饰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档次越来越高,效益越来越好。全镇各类金银首饰加工企业(车间)882家,占全镇企业总数的76%;其中规模以上的4家,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3家,从业人员27580人。年黄金加工量达70吨,银730吨,铜1600吨,加工料值约180亿元。目前,全镇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00多名;拥有世界先进的自动织链机、融金机、倒模机、电子激光测试机等机械设备。产品从单一的K金首饰发展到镶钻石、蓝宝石、红宝石、晶石、纹银、铜镶杂石等系列首饰130多个品种,并以其工艺精湛、款式新颖而倍受客户青睐,在东南亚等地区以“中国梅陇”而驰誉,并在香港、欧美等国际市场闪放光芒。据悉,中国每10件金银首饰,就有3件出自梅陇。同时,积极落实“暖企”行动,坚持以龙头产业带动发展,加快传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全镇首饰产业效益越来越好;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完成了征地、设计工作,进入实际建设阶段;首饰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不断拓宽,壮大发展。
由于海丰梅陇、可塘金银首饰、珠宝产业的迅速崛起,海丰县以政府指导型推出了“金色旅游”项目,依托珠宝和金银首饰产业名牌效应,开拓继“红、蓝、绿、古”之后的“金色旅游”观光购物带,从而,带旺了一方经济发展。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镇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现已完善了梅陇西环路交通设施,有效解决了交通难的问题,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梅陇镇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楼房建设,正在建设污水处理管网。梅陇中心城、锦溪城两大楼盘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完成首期征地10万平方米,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即将动工建设。梅陇二级综合医院已完成了征地等前期工作,现已奠基建设。现岭南御龙华府已奠基建设;小流域整治工程已组件上报,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创建文明 改变城乡面貌
梅陇镇委、镇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去年以来,在市、县党政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改变城乡面貌。该镇以创文宣传工作为先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同时,采取突击查处和加强长效管理的方式,切实做好城乡环境建设。积极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重拳出击,组织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多次开展了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这一时期该镇出动5245人次针对324国道、人民一路、二路、三路、“三角符”区域的卫生进行了整治,有效美化了梅陇城乡环境。出动4520人次对镇区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拆除了镇区西干渠两侧占道、违规搭建的雨棚、广告牌、简易棚等构建物930处,有力地整治了“两违”行为,为群众提供了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同时,在原有的环卫工人的基础上,再聘用部分人员不定期对全镇的路边、河边、村边进行清理,共清理了路边约1080公里,河边约410公里。据统计,去年来全镇清理垃圾约1.8万吨。此外,全面加强镇区二级保洁力度,加强清洁工作,做到随洁随清,力求环境卫生整洁。
2016年11月7日,该镇召开文明创建工作推进会,全镇干部职工、村(社区)和机关单位在会后严格按照市县工作要求,迅速行动,全面动员整治环境卫生,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同时,该镇组织约200人到人民一路、二路、沿溪南路开展集中整治活动,清理违规占道经营构建物200余处,清理卫生死角70多处,清洁乱张乱贴广告若干张。11月17日,该镇整治了沿溪南睡、梅溪路、中学路、人民一路、人民中路以路为市乱象,拆除了三角符区哉乱搭乱建棚遮60多处,清理了占道经营构建物40多处,有效整治了因其造成的环境卫生问题。镇连续召开文明创建工作加温会,以厉再战。镇长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带领干部职工、义工和群众清理三十米大道至梅陇交警路段的牛皮癣,整治卫生和市容市貌。突击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两违”等行为,并由交警暂扣了不听劝说,违规贩卖水果的机动车辆10部。
该镇切实增强各村(社区)、部门、单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人员、经费、任务等方面的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合力。要求各村(社区)、单位要从辖区的实际出发,着眼更高标准,采取更实的措施,抓好各项工作推进。同时,通过深入细致的排查,把各种影响“创文”的问题摸清楚,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心中绝对有数;抓好重点、难点地段的整治问题。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党政领导责任制,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一把手”总负责、亲自抓的“一把手”责任制,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干部身上。同时,他们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具体办法,做到责任清楚、赏罚分明。
为彻底解决人民一路、人民二路、人民三路、324国道穿镇路、西干渠道、安步溪沿溪路、中学路沿途及两侧存在的环境卫生和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该镇落实领导包干责任制度,由党政领导分区域,分路段进行包干管理,狠抓整治工作,促使环境卫生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改善,推动创文工作取得进展。各村(社区)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如:梅北社区通过购买洗衣粉上千包,在辖区内每家每户上门派发,约定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全面清理牛皮癣,收到较好的清理效果;梅陇村委与西兴社区联合行动,清理辖区的卫生死角,整治市容市貌,并加强两个辖区内的卫生管理,共同聘请人员对大街小巷进行管理和保洁;月池村委采取在村主干道两边树立提示牌,防止建筑垃圾乱倒乱堆。干群热情高涨,城乡面貌一新。
据该镇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镇文明创建活动总投入资金达650万元。制作了宣传栏50个;墙体宣传广告及文明美术墙达1000平方米;升级改造农贸市场6个;围蔽建筑工地43处;新建垃圾转运站5个;集中开展大型卫生整治行动96次。干群齐奋力,“双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当前,该镇正在大力冲刺“创文”工作的关键阶段,落实镇区卫生管理责任人和长效机制。同时,全力推进河流清淤疏浚和引水治污,建设安步溪清水平台,做好亮化、绿化改造,把安步溪整治成为一道示范性的生态绿化景观。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广东省中心镇为目标,全力打造和谐、整洁、有序、美丽的新梅陇。(汕尾日报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刘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