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十五运会汕尾赛区新闻发布会召开,向社会通报赛事筹备进展、特色亮点及文旅体综合保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全运会帆船项目将于10月20日至30日在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广东海上项目训练中心及附近海域举行。届时,全国杰出选手将齐聚汕尾,乘风破浪、开展竞技。
赛事扬帆在即
文旅体深度融合
十五运会汕尾赛区将承办的帆船项目共设3片比赛场地,涵盖10个竞赛小项,其中男子帆船项目4项、女子帆船项目4项、男女混合帆船项目2项。来自广东、山东、浙江等17个省份(地区)的228名运动员参赛,约290名领队、教练及裁判技术官员保驾护航,参与赛事活动总人数500余人。
帆船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展现汕尾“海洋运动之城”形象的重要窗口。赛事将深度融合山海湖城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依托红海湾得天独厚的海域条件,充分展现汕尾生态之美。赛事配套活动还将融入英歌舞、钱鼓舞等本土民俗表演,让运动员与观众在感受赛事竞技魅力的同时,沉浸式体验汕尾的文化魅力和滨海风情。
为推动全民参与,汕尾将同步开展“坐着高铁来赶海 跟着赛事来旅行”2025年汕尾市“喜迎十五运”系列文旅体活动,涵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击剑公开赛、龙舟比赛、徒步、沙滩拔河等50余项500多场次的群众体育赛事,以“赛事搭台、文旅赋能”的模式,让市民与游客深度参与其中,真正实现“办好一场赛,激活一座城”。
科学精密保障
全力护航赛事安全
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我市构建了严密的保障体系。在安全保障方面,综合保障部将联合气象、海洋部门提前24小时发布趋势预警,并在赛场海域设立3个专属监测点,实时追踪风速、浪高、潮汐等数据,每小时更新天气报告。由专家组成的赛程调度小组将根据气象条件灵活启动赛程调整方案,通过减少每日竞赛轮次、顺延比赛日等方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完成竞赛任务。赛事现场配备6艘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救生艇、2支应急救援队伍及医疗救护船,确保快速响应各类突发状况。此外,还将通过整治路域环境、筛选优质接待酒店、严格食品安全监管等措施,全力打造便捷、安心、舒适的赛事环境。
场馆方面,我市全面推进赛事场馆维修改造与室外配套设施升级,已完成防波堤修复、赛事接待中心、赛事运行中心、船库、冲水平台改造,以及室外园林、路面修复、信息化建设等关键设施改造。此前举办的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帆船锦标赛暨十五运会帆船测试赛,已充分验证场馆设施的专业性与保障能力。
为提供优质赛事服务,我市还严格选拔了210名赛会志愿者与42名候补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赛事期间,志愿者们将分布在赛场、交通站点、接待酒店等地提供引导与应急服务,展现汕尾文明形象。
借力全运东风
培育发展新动能
以十五运会为契机,我市积极拓展“体育+文旅”发展路径,持续做强体育赛事经济。2025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510.88万人次,同比增长24.3%,其中过夜游客196.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29.3%。全市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赛事期间,我市将精心打造“全运畅游”精品线路,涵盖滨海休闲、文化探寻与红色追忆等主题;借助中秋国庆“双节”与十五运会帆船赛事临近契机,推出文旅体系列活动,打造“全域覆盖、全龄参与、全链融合”的文旅体活动矩阵。此外,我市还在全市精选出19处可开发水上运动项目的海滩进行精准招商,并出台相关办法,明确发展水上运动的有利条件和政策支持,为水上运动产业培育提供了政策环境。
乘十五运会东风,我市正积极推动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申报,聚焦“双湾一湖”(红海湾、碣石湾、品清湖)区域,规划建设以帆船、冲浪为主导、“以海为主、山海互济”为特色的“竞浪双湾,帆动汕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