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点点“微光”,守护健康。乡村是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乡村医生是医疗体系的神经末梢。长期以来,我市乡村医生坚守医者仁心、扎根基层医疗,用心用情为一方群众除疾祛病、排忧解难,成为了大家信任、赞誉的“健康守门人”。
为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4月2日起,“健康汕尾”微信公众号推出“汕尾暖心村医”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各县(市、区)优秀乡村医生温暖故事、最美风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关心乡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凝聚奋进动力,加快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敬请垂注!
——记海丰县赤坑镇大化村村医孙小敏
“您最近血压偏高,要多多注意……”一大早,海丰县赤坑镇大化村村医孙小敏已经开始忙碌了。
2000年,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孙小敏来到大化村卫生室工作。“当时大化村人口一千余人,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回到农村后,孙小敏看到了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落后,更感受到了群众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毅然选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承担起村民就医、计划免疫、疫苗接种以及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接诊、查体、开方、拿药……孙小敏每日安排得满满当当,耐心细致地为患者做好健康服务,成为周边群众的“医”靠。村里有位独居老人因不小心摔倒导致腰疼,虽然没有骨折,但疼痛还是免不了痛上几天,由于其子女在县城生活工作无法每天在家照顾老人日常起居,便把孙小敏的电话留给了老人家,并叮嘱有事直接打电话给孙小敏。一天晚上,老人家由于腰痛无法起床,连近在咫尺的水和食物都无法伸手拿到。孙小敏收到消息后,立马前往老人住处,为老人诊治的同时还把水和食物放在床边,不放心老人有什么不舒服还在其家中陪伴,一直到晚上12点左右确认老人症状好转后才返回。这样半夜出诊的情况对孙小敏来说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一天夜里11点多,劳累了一天的孙小敏刚准备休息,就听见门外村民在大声敲门叫他。原来是有对夫妻吵架,其妻子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情况危急。孙小敏急忙起床,简单了解情况后,便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赴现场,及时对病人进行催吐抢救,成功挽回了生命。
为了提高自身的医术医技,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孙小敏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向前辈们虚心请教。
一袭白衣,一直坚守。24年里,孙小敏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接诊病人约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未收取群众的出诊费。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