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汕尾市卫生健康局作为疫情防控、病患救治的主要职能部门,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品格,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顽强拼搏、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夜以继日持续作战,当担尽责,全力以赴,以最强的力量、最严的措施,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强化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的健康长城。截至2月6日12时,全市累计确诊病例5例。其中1名确诊患者,经省、市医疗专家严格评估,符合出院标准,于2月6日上午治愈出院;其余4名目前病情稳定,状态良好,正进一步治疗中。
一、旗帜鲜明,党旗飘扬。市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守党建引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多次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及早谋划,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发出《致汕尾市卫生健康局各党支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倡议书》,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党员签订《承诺书》,带头奉献,奋勇争先,冲锋在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组建汕尾市援助湖北医疗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旗飘扬在疫情防控一线上空。
二、关口前移,强化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新发强传染性的传染病,自国家通报武汉第一例病例以来,市卫生健康部门就高度关注疫情的发展趋势,加强疫情研判及风险评估,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疫情动态,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市卫生健康局召开专题会议,坐镇指挥,研究部署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市卫生健康部门迅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汕尾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应急预案(试行)》,及时成立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预防控制组、后勤保障组、信息宣教组、综合组等,并全力承担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工作专班工作的相关工作任务。从1月24日起,全体干部职工取消节假日,落实最严格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职责,关口前移,强化部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迅速有序开展防控工作,全面投入抗疫阻击战。
三、持续发力,强化防控。一是迅速启动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全方位联防联控。二是强化疫情监测。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对发热和可疑病人开展筛查,对从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积极治疗,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三是加强疫情研判及风险评估。组织疾控、医疗专家及时分析研判疫情,评估防控风险,拟定下一步防控策略。四是强化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及疑似病例及时流调,查明病例情况、接触人群及影响因素,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造册和隔离医学观察,强化疫点终末消杀处置,并指导落实隔离防护措施。五是及时采样送检。对发现的疑似病例第一时间采样送检,迅速排查病例。六是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指定市人民医院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级定点收治医院,各县(市、区)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并做好收治各项准备。七是做好排查管控。落实对车站、码头、市场、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人员体温监测;全面加强对返乡、来汕人员特别是从武汉返、来汕尾人员的监测筛查;对高风险人员实行跟踪管控,减低传染风险。八是做好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消杀。组织全市各地开展爱国卫生统一行动,重点加强对农贸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场所的环境整治,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强化环境卫生消杀,减少传染源。同时,加强卫生监督。疫情发生至今,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2041人次,共监督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医疗机构、工厂企业、村、社区(小区)、学校等疫情防控重点单位1170家。九是强化物资储备。建立市级医疗卫生疫情防控救治物资申报储备供需对接和联系协调机制,及时清点并加紧补充防控救治紧缺物资、医疗设备。截止2月6日,我局多方联系协调省内外生产企业,从外省市紧急购进医用护理口罩约37000个,医用外科口罩约2万个。十是加强培训。1月15日以来,组织各级疾控、医疗机构的防控、医务人员重点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诊疗、监测和个人防护等进行培训,共12场,约3000人参加了培训,实现了培训全覆盖。十一是及时收集报送信息。指定专人,及时收集报送各项防控工作情况信息。同时,规范疫情信息报告,做好信息管控,加大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四、集中专家,全力救治。一是组织成立市级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医疗救治预案。二是定点医院成立肺炎工作指挥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开通绿色通道,抽调专家和一线医护人员,医护人员落实24小时救治值守。三是紧急采购负压救护车、负压病床等医疗器械,以及一次性外科口罩、N95口罩、隔离衣、防护服等防护用品,强化救治力量。四是集中专家力量,全力救治患者。每天召开两次医疗救治专家病例讨论会,及时分析患者病情及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不定期请省专家来定点医院会诊,深层次指导治疗;通过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危重症病例多专家会诊,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省内专家的诊疗意见。五是强化院感防控。落实患者隔离病房和疑似病例专用病房,规定病人专用通道,做好医疗垃圾记录、标识、封口、运送等,制定标本运送路线等,避免院内感染。 六是加强患者人文关怀,促使积极配合治疗,加快痊愈。
五、广泛宣传,舆论引导。全方位开展防控疫情防控宣传和舆情引导工作。一是依托微博、微信平台和主流媒体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公布全市定点救治、发热医疗机构名单及24小时值班电话。二是在汕尾电视台及汕尾日报刊播防控《公告》、《通告》、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倡议书、慰问信等,并铺天盖地科普宣传防控知识。三是充分利用卫生健康系统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等新媒体,户外LED大屏幕,以及汕尾移动、电信、联通等手机移动终端宣传防控和健康知识。四是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健康提示和就医指南。统一印制科普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县(市、区)、高铁站、汽车站等,目前市卫健局已组织印制防控宣传资料19万份并分发。据统计,截止2月5日,全市卫健系统共张贴海报、挂图44362张,发放宣传单、折页1148725份,悬挂标语、横幅654条,对公众开展教育引导覆盖人数245万多人次。新媒体推送防控信息242条,阅读量128万多人次。三大手机移动终端宣传防控和健康知识,共发送31批次疫情防控告知短信,合计超660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