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汕尾市卫生健康局门户网站!

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 政务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西承东联桥头堡 东海岸重要支点”系列报道① | 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领作用 书写“健康汕尾”民生答卷
  • 2024-07-03 15:19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汕尾市卫生健康局
  • 【字体:    

       6月13日,省委书记黄坤明赴汕调研,赋予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新的战略定位,为汕尾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卫生健康事业是群众关切的民生,与群众利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汕尾市卫生健康部门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推动优质医疗服务惠及老区群众、辐射粤东地区。

革命老区筑起医疗“新高地”

  6月24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共建医院开业揭牌,依托深汕中心医院强大的医疗就技术和管理技术,为红海湾人民医院提供全方位帮扶。深汕中心医院“牵手”红海湾人民医院,是汕尾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黄坤明到汕尾调研时的指示要求,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山医”的医疗服务。

  2021年,由深圳市、中山大学等多方合力共建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落户汕尾,同质化平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技术,实施“国家队”人才、技术、物联、文化四大平移,在革命老区筑起医疗“高地”。

图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的倾力推动下,在“逸仙”品牌的用心“加持”下,深汕中心医院重点推进“五大中心+急性消化道出血救治中心”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引入全国首批、全省首台4K3D荧光系统、粤东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高精尖”设施设备,医疗技术全面。此外,院士宋尔卫带领一批专家名医常设门诊、“上门”手术,开展多项“汕尾首例”临床治疗技术,全面引领提升区域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发挥粤东地区医疗卫生“桥头堡”作用。

  大病不出市,健康有保障。当前,深汕中心医院已入选广东省第二批高水平医院、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成为汕尾及周边地区患者看病就医的优选地之一。开业至今,医院累计门急诊量114万余人次,出院7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例次。


重点专科建设“强起来”

  肿瘤是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重点“杀手”。

  为更好守护群众健康,汕尾积极推动省市共建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落地深汕中心医院,以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为突破点,开展筛查诊断、治疗、临床转化、预防全方位研究,造福广大恶性肿瘤患者。同时启动“肿瘤专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动”,以深汕中心医院为优势医院,6家综合医院为合作医院,探索以专科“小切口”解决区域布局不均衡“大问题”。

图片

2024年4月21日,省市共建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精准诊疗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举行。

  在深汕中心医院的牵引带动下,汕尾已创建6个省级重点专科、37个市级重点专科,打造了布局合理、技术较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专科群,实现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让老区及周边地区群众有了稳稳的“医靠”。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优质医疗资源“引进来”,更要“沉下去”。汕尾认真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以深汕中心医院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牵引,由点带面,持续优化“最后一公里”健康服务供给。

  汕尾启动“健康朝阳”行动计划,发挥深汕中心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优势作用,从6方面17个举措推进医疗机构人才、技术、重点专科等核心能力建设,积极打造“健康汕尾先行区”。

图片

2023年11月12日,深汕中心医院下乡对口帮扶医疗队授旗仪式。

  汕尾还积极实施市、县专科联盟共建,推动深汕中心医院与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医联体协议,从科室管理、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患者双向转诊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减少群众就医跨县、跨市流动。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829.94万人次,占比66.39%;本地群众重症外转率较2022年减少逾12%,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卫生健康局”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