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继续扎根基层的动力。”日前,汕尾市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宗触荣获“汕尾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面对这份荣誉,他如是说。
作为一位在社会工作领域深耕近十年的奋斗者,张宗触不仅是农村弱势群体的贴心人,还是汕尾社会工作领域的杰出代表,在汕尾的基层服务中留下了坚实足迹。
党徽是最亮的“引路灯”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共产党员的张宗触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这一身份。
一直以来,张宗触深知提升社工队伍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推动党建与社工服务深度融合。思想上,他以上率下,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不断将党的先进思想深刻融入社会工作中,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确保工作方向的正确性。为此,他积极组织开展了30余场专业培训和研讨,设置党建专题学习环节,通过这些培训,进一步提升社工们的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为党建引领下的社工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根基层近十年里,张宗触专注于弱势群体帮扶,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专业社会工作,秉持“政社协同”理念,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他以党建为纽带,联合有关部门精心打造了二十余个专业社工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这些项目涵盖农村独居长者关爱、重点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残障人士帮扶、困境儿童守护以及社区矫正对象帮教等多个领域,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张宗触还组织实施“青蓝工程”,以“群众路线”为指引,将“半条被子”等党史故事转化为带教素材,用方言传递党的方针政策,服务推进过程中融合海陆丰革命精神与自然教育,推动社工服务以党建铸魂。
除此之外,张宗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次以“行业代表”“青年代表”的身份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座谈会,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思考,提出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专业是最硬的“金刚钻”
张宗触是国家中级社工师、心理咨询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汕尾市首批专业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讲师,是汕尾市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汕尾市青联委员,每一个身份都承载着他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张宗触在广州参加公益活动时,目睹专业社工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不同群体,实现“助人自助”的职业活动,让他深刻认识到这个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深受触动的张宗触决定响应汕尾市委、市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反哺家乡。2017年,正式回到家乡的张宗触开启驻村社会工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农村独居老人缺乏照料、残疾人难以融入社会、困难家庭需要专业帮扶、边缘群体需正向引导等问题。
期间,他逐渐成长为一名社工督导,并担任汕尾市社会工作督导办公室主任。后来,他与4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立汕尾市暖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动同汕尾市各级党政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动汕尾社会工作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
为更好地护航问题青少年健康成长,他成立党员先锋队,组建专家团队,为近400名“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和88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精准帮扶,开展观护帮教工作。
在彭湃故居,张宗触带着社矫对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触摸彭湃故居的青砖,听老党员用方言讲述革命故事,让他们在思想层面接受洗礼。截至目前,已开展了32场矫治活动、72场观护帮教活动和68场心理辅导活动,社矫人员和涉罪未成年人不仅在法律知识和行为规范上有所提升,更在思想上得到了积极正向地转变。
在张宗触的不懈推动下,近年来推进三级专班对接机制,从“单打独斗”变为“政社协同”,获得连续4年帮扶“社矫对象”零重复犯罪的优异成果。
然而,张宗触步伐并不止于此,他还积极协助司法部门推动青少年社区矫正群体开展长期性帮扶工作,联动有关县(市、区)检察院为问题青少年群体开展长期关爱工作,为更多问题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如今,最初5个人的小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律师和护师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成为“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
助人是最暖的“良方剂”
在2020年的寒雨夜里,身穿红马甲的张宗触打着手电筒踏过泥泞,给独居老人王婆婆送口罩时,她颤抖的手摩挲着说:“你们比亲人还亲。”
怀揣“助人自助”的信念,张宗触带领的社会工作团队的足迹遍布汕尾许多村落。
初访红海湾开发区东洲街道湖东村的桥子头自然村时,犬吠声如豹,村民蹲坐在门槛上的眼神裹带着警惕。如今,那一群曾吼叫、扑咬裤脚的黄狗,会摇着尾巴跟着“红马甲”跑;当年躲在门后的阿婆,远远看见“红马甲”就会掀起窗棂喊“喝碗咸茶再走”。身穿“红马甲”的社工们已经成为村民眼中的信任符号。这些与村民、与动物“刷脸”的故事,正是社工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焐热乡土的生动剪影。
近十年来,暖阳社工团队开展以“关爱农村独居长者”“关爱残障人士”“关爱重点青少年”等为主题的活动281场,开展农村弱势群体帮扶服务活动53场,开展民政对象慰问活动82场,累计服务超1.2万人次。
张宗触说:“这一个个数据,是全市社会工作从‘无’到‘有’再到‘全’的见证,我想让社会工作的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个村落,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谈及回乡创业发展近10年的感悟,张宗触认为,回乡创业的意义不止于实现个人价值,更在于能用自己的努力,让故乡的沃野多些生气,让乡亲们眼里多份盼头,让这片熟悉的水土重拾生生不息的根脉。毕业,不意味着必须远航,青春年华不必背井离乡,家乡就是最好的创业热土。让每个乡亲都能在发展中触摸到温暖、感受到希望——这才是新时代汕尾青年对家乡最厚重的承诺、最深情的告白。
“下一步,我们这群穿红马甲的党员社工,会继续把党徽别在胸口,把需求记在本上,把群众装在心里,让汕尾的每个角落都有社工的温度,力争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看见党徽的光芒!”张宗触说。
记者:陈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