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府办函〔2018〕19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汕尾市“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人社局反映。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9月30日
汕尾市“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打造汕尾菜特色品牌,传承汕尾美食技艺和优良文化传统,依托我市天然优质海产品资源,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培育和推动汕尾菜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更好地在把汕尾建设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带靓丽明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独特作用,根据《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粤发〔2018〕16号)、省人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人社发〔2018〕18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取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与2至3年学制学历教育相结合模式,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提升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创新“粤菜师傅+旅游”“粤菜师傅+汕尾饮食文化”等模式,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提升海陆丰地区饮食文化海内外影响力。到 2022年,全市开设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专业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和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培训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10家;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000人次以上,直接带动1.2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将“粤菜师傅”打造成弘扬汕尾饮食文化的响亮名片。
二、“汕尾特色美食”品牌建立行动计划
(一)突出汕尾特色打造美食品牌。明确以海鲜为主打,各类小吃、特色菜为辅助,多种菜式并存发展的发展形态。一是临海多港,水产品种丰富,对美食的追求在“海”、在“鲜”,突出打造汕尾特色海鲜美食品牌。二是发扬传统特色小吃文化,以“粿”文化和甜品小吃为优,突出打造汕尾特色小吃,使其成为餐桌上的一道亮点、成为“粤菜师傅”一道名菜。三是汕尾地理位置特殊,东邻潮汕,北邻河源,西近广州和香港,饮食文化相对兼容并包,突出汕尾饮食文化包罗万象的特点,将汕尾菜打造成融“粤菜”和“港式”菜系的汕尾特色美食文化。【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二)成立“汕尾市美食研究会”。从全市各餐饮单位、院校、食品企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中推选出在烹饪、旅游、美食、养殖等方面具权威性、代表性的人员,组成“汕尾市美食研究会”,参与研究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实施的各项发展规划和方案,为“粤菜师傅”工程提供富有建设性和知识性意见和解答。【牵头单位:市食药监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畜牧局、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三)推动“一镇一品”美食项目建设。充分发掘我市乡镇各种特色食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品牌建设计划,全方位助力各镇打造特色美食品牌。一要将晨洲生蚝、捷胜海胆、甲子鱼丸、碣石蚝烙、金厢鱿鱼、湖内虾菇、遮浪鳗鱼、公平腊肠、高螺牡蛎、品清牛腩、陆河咸菜鸡等列入“一镇一品”项目,打造成为汕尾美食新名片。二要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等助推“一镇一品”特色品牌建设,对各镇(街道)特色产业的工艺、文化、传承人等进行深入挖掘、记录,整理形成系统化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教学材料,为“粤菜师傅”培养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开展“镇企合作”,鼓励企业入驻发展各镇产业,在镇(街道)设立培训点,促进院校、企业、协会精诚合作,通过开发相对应特色菜等,进一步推进特色品牌建设。各地、各单位要深入挖掘当地镇(街道)特色美食,拓展汕尾市“一镇一品”项目的覆盖率。【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旅游局、市发改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经信局、市工商局、市文广新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四)开展名师、名店、名菜“三名工程”评选活动。通过开展“十大汕尾特色美食名师”“二十家汕尾特色美食名店”和“二十道汕尾特色美食”评选活动,打造引领汕尾特色美食发展的高端品牌典范。【牵头单位:市食药监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五)开展汕尾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项目。组织汕尾特色美食名师厨艺表演、名菜展示、名店风味体验、美食擂台赛(职业技能竞赛)、原创私房菜征集评比、“美食文化传承”主题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打造具备观赏性、互动性、群众性的美食盛会。【牵头单位:市旅游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汕尾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六)打造汕尾传统特色美食一条街。以汕尾市区二马路传统小吃基础上,规划建设汕尾传统特色美食一条街,并结合市区骑楼古建筑特点,吸引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餐饮店入住,将其打造成特色鲜明、环境优雅、管理规范、配套设施完善、集聚效应突出的餐饮美食街。其他有条件的县区也要结合实际建设美食一条街。【责任单位:市城区政府,其他县(市、区)政府】
(七)开展“粤菜师傅+红色村”特色项目。依托附城镇新山村、联安镇坡平村、金厢镇下埔村、新田镇激石溪村、新田镇湖坑村、河口镇北中村、海丰县富足园村、遮浪街道东尾村等八大省定“红色村”拥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组织选拔党员干部、共青团学生等对八大“红色村”开展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红薯饭”“南瓜汤”“原味土鸡”“咸茶”“客家擂茶”“菜茶”等革命时代特色菜的起源、文化内涵、配方等相关资料,经由市食品协会、美食名师等对配方改良完善后,汇编“汕尾市红色菜谱”,逐步推广到全市各饮食行业;鼓励支持企业入驻,与“红色村”合作开办“红色革命主题餐厅”,推动汕尾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委党史办、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八)打造汕尾特色美食宣传项目。做好美食文化宣传、讲好美食故事,组织干部、大学生、调研团队开展美食“寻根”活动,通过汕尾特色美食纪录片、微电影拍摄,征集公众号图文等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深度挖掘汕尾特色美食及其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编成《汕尾市旅游美食攻略》。通过招标省内优秀视频制作团队制成纪录片、邀请省内美食综艺栏目到各镇进行节目录制等,借助高端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加大对汕尾特色美食的传承以及创新菜式的宣传力度,弘扬各镇品牌文化,扩大宣传影响力,推广汕尾特色美食旅游线路。【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汕尾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三、“粤菜师傅”培育行动计划
(一)推进“粤菜师傅”培训平台建设。一要充分利用社会培训资源。从办学条件较好、培训质量较高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就业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和餐饮行业协会、企业培训中心等承担“粤菜师傅”职业培训任务,特别是要面向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开展粤菜烹饪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全市确定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市技工学校、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陆丰市技工学校、陆丰市碣石新安职业技术学校等作为第一批“粤菜师傅”培训机构,开设中式烹调师、中式面点师专业,通过培养烹饪专科、高级班及中级班人才,提升“粤菜师傅”职业技能;二要加强“粤菜师傅”技能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全力推进汕尾市高级技工学校建设,推动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市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建设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实训基地。三要通过与韩山师范学院等建立师资定向培养机制,加大烹饪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烹饪专业师资培训力度等建立优秀教学人才队伍,提高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发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市技工学校、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海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陆丰市技工学校、陆丰市碣石新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师资力量培训基地功能,为我市“粤菜师傅”培养输送师资人才。四要加强与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合作,联合举办各种“冠名班”,引进其优秀的烹饪专业管理和教学经验,并定期组织我市优秀教学人才前往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和潮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参加技术交流和培训。五要组织开展名师下乡、培训下乡、评价下乡活动,根据专业镇产业特色和培训需求,在乡镇(村、居)委农村劳动力聚集地方设立培训点,实行就地培训就近就业;建立远程培训点,通过信息网络把远程培训终端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对城乡劳动力免费提供粤菜烹饪远程职业技能培训;六要建立可量化成效的目标制度,将粤菜师傅培训计划纳入当地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年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粤菜师傅”培养工作,从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培训补贴,鼓励劳动力积极参加技能晋升培训。【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二)全面促进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一要加强配套设施建设,针对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加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场地设备等。二要鼓励支持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等设立以“粤菜师傅”培养为主的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培训机构;对标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国际专业设置标准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加快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培训全过程;鼓励院校、培训机构加强烹饪、面点、中厨等相关专业建设,开设粤菜烹饪相关精品课程,支持聘用知名餐饮企业粤菜师傅担任专、兼职教师。三要开展乡村美食技能人员培养项目。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美食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发动正在从事乡村美食烹饪工作或准备从事乡村美食就业创业、有技能提升需求的人员分批分期参加规范化培训,提高我市乡村美食行业的菜系品质、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到2022年,力争全市建设2至3个粤菜烹饪技能人才省级重点和特色专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三)重点强化校企双制共育“粤菜师傅”。一要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汕尾市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与汕尾市特色“美食名企”“美食名店”“美食名村”等开展“校企合作”“校店合作”“校村合作”,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平台,深化院校、培训机构与餐饮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交流,加大校企双制联合培养粤菜师傅力度。二要建立“粤菜师傅”培养校企联盟,由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和完善“粤菜师傅”培养方案,全程共同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及考核评价等,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四)积极开展“粤菜师傅”的培训考核评定。一要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粤菜烹饪相关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行业企业岗位要求等多层次评价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地方特色粤菜烹饪技能标准开发和粤菜师傅评价认定工作,对参加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并通过考核评定的,颁发相应证书。二要加快汕尾特色粤菜烹饪专项职业能力和职业培训包开发。从食材采集、工艺流程、菜品质量等方面,确定乡村特色系列菜品,制定相应培养目标和培训教材,明确培训内容和课程规范等。开发多层级的评价标准,明确考核评价模式,对通过考核评定的,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四、“粤菜师傅”就业创业行动计划
(一)设立汕尾特色美食发展振兴专项资金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制定资金使用方案,用于扶持打造汕尾特色美食品牌、人才培养和汕尾美食品牌文化推广。【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旅游局、市食药监局】
(二)拓展汕尾美食就业创业渠道。一要深入实施“粤菜师傅+旅游”就业创业模式。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各院校的师资力量,在十个具有较好旅游资源的乡村中,建设“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大力挖掘、推广乡村本土特色菜式、特色宴,帮助乡村打造美食名品,培养粤菜烹饪名厨,打造品牌特色菜,形成“一村一店一菜”的乡村旅游项目。到2022年,全市打造12个乡村粤菜美食旅游点,建设3条乡村旅游美食精品线路。二要鼓励开办“农家乐”推动振兴乡村发展,通过加大就业创业补贴资金落实程度、对有意愿回乡创业开办农家乐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农家乐创业免费指导等方式,全面鼓励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回乡开办农家乐。三要全力推进美食名店建设,做大做强现有规模饮食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开发粤菜美食加工、制作、包装、推介等相关就业岗位,对粤菜烹饪技能水平高的“粤菜师傅”推荐到美食名店、乡村旅游区餐馆、连锁旅游酒店和星级酒店就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市教育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各县(市、区)政府】
(三)鼓励汕尾特色美食“走出去”。一要鼓励支持汕尾当地3到5家知名食品企业,利用“汕尾特色美食”这一美誉大力发展各类具有汕尾传统特色的冷冻、休闲食品产业。二要发挥我市外地创业乡贤人数多和港澳台同胞多的优势,鼓励汕尾特色美食“走出去”,推动拓展建立国内外餐饮就业创业渠道,促进“粤菜师傅”海外就业创业。【牵头单位:市经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食药监局、市旅游局、市供销社、各县(市、区)政府】
(四)全面落实就业创业相关扶持政策。对“粤菜师傅”创业人员及其创办的经营主体,按规定申请享受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创业扶持政策。对属于灵活就业、符合条件的“粤菜师傅”就业困难人员和院校毕业生,以及创办企业吸纳建档立卡“粤菜师傅”贫困劳动力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有条件地区依托“粤菜师傅”创业项目开展就业见习、实习实训等工作,并适当给予资金补助。【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五)提高“粤菜师傅”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一要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广泛收集本地区餐饮服务行业招聘“粤菜师傅”的空缺岗位信息,积极面向有相关就业意愿、具备粤菜烹饪技能的求职人员开展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二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对接,定期组织开展“粤菜师傅”专场招聘活动。同时建立“粤菜师傅”信息库,对有求职意愿的,优先向本地区用人单位推荐,促进市场供求对接匹配。三要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有名宾馆、餐厅等交流合作,把他们的先进经验运用于平时理论和实操培训过程中,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效果,更多地把我市“粤菜师傅”人才输送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区就业创业。四要对有创业意愿的,提供有针对性的项目推介、创业指导、融资服务、补贴发放等公共创业服务。结合我市乡村地区特点,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产业园区、闲置厂房、零散空地等存量资源,整合建立一批主要面向“粤菜师傅”创业人员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五、实施“粤菜师傅”职业发展行动计划
(一)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鼓励我市各饮食行业协会和餐饮企业结合乡村旅游、农博会、粤菜美食节等活动,积极开展“粤菜师傅”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厨艺交流和岗位练兵。有条件的单位可优先申报省级、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对职业技能竞赛优胜选手,按规定颁发相关证书。积极开展“粤菜师傅”创业大赛,提高创业实战能力。【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旅游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二)建立健全“粤菜师傅”激励机制。加大对“粤菜师傅”的表彰奖励力度,支持相关行业协会开展名厨师、名粤菜、名餐店等评选活动,激发乡村餐饮企业职工和“粤菜师傅”提升技能。对于具有较高技艺技能、在粤菜行业有影响、在粤菜烹饪技能传承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粤菜师傅,优先推荐申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南粤技术能手奖”和政府特殊津贴等奖项。鼓励各类酒店、餐饮企业建立和推行“粤菜师傅”首席技师制度,对行业内公认、厨艺精湛的“粤菜师傅”首席技师,优先认定为汕尾首席技师。大力支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建设,扶持本市传承成果显著、菜系品牌突出的行业企业建设“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统一授予“汕尾市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牌匾。择优支持建设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市技工学校、市食品协会】
六、组织保障
(一)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和“粤菜师傅”工程相关文件精神,将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全局的一项重要举措,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粤菜师傅”工程实施方案开展部署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层层抓好落实。
(二)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各地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和工作内容,层层抓好落实。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沟通,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三)优化管理,保障资金。各地要投入资金,大力扶持职业院校开设与粤菜烹饪技能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扩大培养规模。充分发挥促进就业创业发展资金的作用,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落实“粤菜师傅”工程的各项优惠保障政策。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信息化管理,落实培训补贴实名制。加强补贴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切实发挥效用。
(四)广泛宣传,加强认识。各地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粤菜师傅”工程,加强劳动者对“粤菜师傅”工程的认识,激励广大劳动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发展。树立一批优秀“粤菜师傅”就业创业典型,发挥技能工匠、就业模范、创业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