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汕尾年鉴 · 2011〉编写大纲》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人员,落实责任,按时保质完成《汕尾年鉴 · 2011》稿件和宣传彩页等编纂工作,并于2011年4月20日前送汕尾年鉴编辑部,确保年鉴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进行。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一年三月七日
《汕尾年鉴 · 2011》编写大纲
《汕尾年鉴》是汕尾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地方综合年鉴,是权威、全面、公开出版发行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在汕尾年鉴编纂委员会领导下,由汕尾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编纂、出版、发行。
一、指导思想
《汕尾年鉴 · 2011》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存实,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全面、准确地记述汕尾2010年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反映各地、各行业的新情况、新成就与新特点,为社会各界提供全面、权威的年度市情资源。
2010年,汕尾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五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四推进一保持”为工作主线,以“五年大变化”和全面砍掉落后“尾巴”为目标,以产业集聚力促现代产业体系,以宜居城乡力促扩大内需,以“三大机制”力促工作落实,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亚洲帆船锦标赛、第十六届亚运会帆船赛和第七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巩固和发展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汕尾年鉴 · 2011》要根据这些情况和特点,在保持基本资料连续性的同时,准确把握2010年汕尾社会发展的特点,系统地反映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新变化、新进展和新问题,使《汕尾年鉴》成为各级领导、企事业单位及广大读者了解汕尾的重要信息源,成为国内外实业界人士来汕尾开展经贸科技文化活动的指南,为汕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框架结构
《汕尾年鉴·2011》框架结构采用分类编辑法,主体内容实行条目化设计,分为篇目、类目、分目、条目4个层次。在保持基本框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2010汕尾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充实,更好地反映汕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突出汕尾特色,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增进实用性。全书计划分设篇十三篇,包括正文和彩版。
(一)增加“数字汕尾”和“领导讲话”彩页专辑
主要是记述反映本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发展重点指标完成情况,以及上级领导视察汕尾时的重要讲话摘录。
(二)继续编好“今日汕尾”彩色图片专辑
“今日汕尾”彩色图片专辑是《汕尾年鉴 · 2011》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2010年全市的大事要闻和建设成就。主题设立:“领导视察”、“大事要闻”、“各县(市、区)建设”、“今日汕尾”等专栏,图片力求融新闻性、史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整部年鉴设60~80p彩色版面。
(三)更新“特辑”内容
“特辑”是《汕尾年鉴 · 2011》的重点栏目,它以专题形式反映全市2010年的大事要事及社会热点问题。“特辑”计划安排以下7篇专文:
1.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十一五”规划呈新成就;
3. 关注民生促社会和谐;
4. 汪洋书记关心汕尾发展;
5. 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成新亮点;
6. 成功举办16届亚运会帆船赛和14届亚洲帆船锦标赛;
7. 第七届世界惠州同乡恳亲大会暨经贸洽谈会。
(四)调整、充实部分栏目
参照广东省政府地方志办关于《广东年鉴·2011年》编写大纲的精神,为使分类编排更加合理,对个别类目作整合调整:
1.“汕尾概况”篇增设“生态文明建设”类目;
2.“政治”篇的“政法·军事”类目从“政治”篇析出设为“第五篇 政法·军事”;
3.“经济”篇的“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分目升为类目“房地产与住房保障”;
4.“社会民生”篇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类目易名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下设“人力资源”、“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分目;“民政福利事业”类目易名为“民政工作 · 社会事务”。
三、组稿要求
《汕尾年鉴》是重要的市情资料工具书。2011年的编纂要继续突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反映全市的大事要闻和重要资料、重要态势、重要人物,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点。市直及各县(市、区)编委、编纂组长要加强领导,做好统稿审稿工作。
(一)增强条目题材的新颖性
《汕尾年鉴》以条目为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条目选题要从本地、本部门实际出发,抓住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选题立目,以“大事不漏、小事不收”为原则,做到为“大事”、“特事”立目,为“热门话题”立目,为“经验教训”立目,突出年度特色、地域特色和部门(行业)特色。一般不收录本单位范围内的业务培训、会议介绍、接待应酬、表彰奖励、内部管理等常规情况。杜绝空话、套话和废话。
(二)坚持全面、准确地反映情况
条目写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有可靠、扎实的材料为基础。要努力搜集和详细占有材料,尽量不遗漏有价值的内容。既反映成绩,又不回避存在问题。对年度内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除特殊情况外,都应如实收录。坚决杜绝虚假成分,摒弃华而不实之词。
(三)增加信息量,增强实用性
汕尾年鉴编纂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大众提供准确、实用的信息。汕尾市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和其他重要信息资料应当齐备、准确。以全面反映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要重视人物信息,体现人文关怀,更加关注民生,尽可能详细记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收录环境质量、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住宅、消费、教育、卫生保健、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实用性资料,提高年鉴的实用价值。
(四)规范编写体例
1. 写作格式:年鉴文稿的基本表现形式为条目,分综合性条目和专题性条目两大类。条目标题应准确反映内容,文题相符,简洁明了。大条目字数1000字左右,一般条目字数300~500字。
2. 写作体裁:年鉴条目采用记叙体和说明体,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不用导语、结语,述而不评,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词恰如其分,造句合乎规范,语义准确明白,力求鲜明生动,避免僵硬干涩。
3. 内容层次:各行业、地区的分目下均设有“概况”条目,用以记载本行业、本地区综合性、宏观性的基本资料。同时,为大事、新事、新成果、新做法立条目,用“【 】”分标。条目中有段落层次的,应标注层次标题(段题),以提示内容主题。反映主题的内容要素须齐备,避免内容单薄和信息残缺。
4. 文字、词语、单位名称、数量及统计数字的使用要规范。使用缩略语有可能造成误解或不解的不用,尽量不使用“四有”、“四自”、“六个一”等简缩语,必须使用的要加具体说明。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不用不规范和已废弃的计量单位。采用的数据,凡属市统计局统计范围内的,一律以市统计局的为准。绝对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增长百分比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五)改进版式设计,提高全书品位
双色版面的版式要统一、规范,主题突出,层次分明,便于查检和阅读。彩色画页设计要有精品意识,有创新,有亮点。内文插图和照片要图像清晰,构图新颖,采用彩色扩印片或高精度数码照片,不用印刷复制品,以保证良好的制作效果。每版面收宣传制作费3500元。要求各单位按照《汕尾年鉴 · 2011》彩色图片宣传任务安排表上所列任务认刊并组织稿件。
(六)提高年鉴的时效性
《汕尾年鉴 · 2011》计划于2011年9月出版,各供稿单位要抓早、抓好、抓落实,按时按质完成组稿任务。
1. 人员落实。编委、编写组长及撰稿人因工作需要发生变动的,各有关单位和县(市、区)要尽快落实编委、编写组长及撰稿人,把组稿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 工作落实。市直各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要根据市政府和编委会的要求,及时动员、布置组稿工作。各编写组、撰稿人要相对集中时间和精力,开展组稿工作。《汕尾年鉴 · 2011》截稿时间为4月20日。统计数字可先采用初步核算数,排版后退单位核校时,再按市统计局数字核实、更正。6月底前,各供稿单位将校对稿报送汕尾年鉴编辑部。逾期不交校对稿的,视为无差错和无修改意见。
3. 责任落实。编写单位中的牵头单位负责本行业本地区的年度情况的收集汇总编写,完成文稿提供给汕尾年鉴编辑部,并负责退稿的核对;相关业务部门有责任及时向牵头单位提供所需资料。编委会将对又好又快完成任务的撰稿和编辑人员予以通报表彰,对未按时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
(七)交稿要求
1. 各撰稿单位要在2011年4月20日前将文稿和“今日汕尾”专辑图片送交汕尾年鉴编辑部,文稿一式一份,要打印清楚;并提交录入文稿及图片的光盘(软盘),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各地各单位同时要按要求填好附件三各项表格,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核签名。所有上报材料都要加盖公章。汕尾年鉴编辑部地址:汕尾市政府办公大楼421室,联系电话:3377748、3396960,E-mail地址:631309074@qq.com,联系人:刘珊珊、林锦玲。
2. 图片要求主题鲜明,构图新颖,具有新闻性、艺术性、史料性。规格为5~8寸,像素不低于800万。图片说明文字简洁准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完备,署作者姓名或供稿单位名称,另纸打印。
附件:1.《汕尾年鉴 · 2011》篇目 组稿规划(略);
2.《汕尾年鉴 · 2011》彩色图片宣传任务安排表(略);
3. 光荣称号名录(表)、汕尾市党政、事业单位机构与领导人名录(表)、各单位撰稿分管领导(表)、各单位撰稿人情况(表)(略)。
主题词:秘书 年鉴△ 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