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关怀版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分享到: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379号代表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 2019-04-09 16:20
  • 来源: 汕尾市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字体:    

汕府函〔2019〕103号

汕尾市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十三届

人大二次会议第1379号代表

建议会办意见的函

省气象局:

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曾令楷代表提出了《关于强化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的建议》,经研究,现提出会办意见如下:

一、海洋气象服务现状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气象局的支持下,我市已建3个国家气象站、114个区域自动站、1个大型浮标站和1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初步形成以岸基为主的近海海域气象观测网,初步具备海洋气象观测能力,主要面向近海、沿海等气象灾害易发区提供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二、现存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立体化、高精度的海洋综合气象观测体系尚未形成,现有海洋气象综合监测预警能力远不能满足汕尾地区日益增长的海洋经济活动和国家军事训练气象服务需求。

一是海洋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寿命普遍低于陆地观测设备,亟需对已建海洋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由于高盐度、高湿度、高腐蚀性的环境,依托海岛和浮标建设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已腐蚀老化,平均业务可用性低,部分站点服役时间超过8年,站点观测要素仅4个,测量精度和观测要素种类远不能满足海洋气象预报和服务需求。为确保海洋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正常运行,保证观测资料准确、真实、可靠,亟需对已建的部分海洋自动气象站观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二是近海气象观测仍以海岛自动气象站观测为主,没有现代化的海洋综合气象探测基地。我市是台风途径及登陆的高频区、海雾等海洋灾害性天气敏感区,岸基、海基、空基观测系统不完善,无法形成天、地、海、空一体化的海洋气象综合观测业务,亟需建设海洋综合气象探测基地。

三是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覆盖不够。由于海岛居民、海上作业、远洋导航用户流动性大,存在通讯网络难以覆盖的情况,同时,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匮乏,导致海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较差,送达率、时效性不高。针对涉海重要经济行业的专业化海洋气象服务能力薄弱,服务产品少、针对性不强,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海洋预报预警产品精细化的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汕尾市地处粤东沿海,海岸线长达455.02km,占全省岸线长度11.06%。为更好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强化汕尾海洋气象监测预警能力,加强与深汕特别合作区融合发展,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我们将积极响应省人大代表的建议,无偿划拨必要的建设用地,请上级在建设资金、设备、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下是计划推进的重点工作:

(一)提升近海陆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一是加强沿海气象观测站升级;二是推进陆河标准化气象观测场建设;三是推进汕尾国家气象观测站搬迁;四是推进海洋气象浮标站和汕尾天气雷达站升级改造;五是布设X波段雷达系统。

(二)建设海洋综合气象探测基地。拟在汕尾近海江牡岛建设海洋综合气象探测基地。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综合气象探测基地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为沿海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海上事故救援和国防建设等提供气象保障的服务能力。

(三)开发智慧海洋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一体化平台。以气象大数据思维,打破不同种类属性数据的阻碍,建设智能监测预警预报一体化平台,实现各类数据综合监测分析,进行海洋灾害性天气识别和临近预报技术、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技术、重点行业气象保障、预警信息发布等,为智能预警、网格预报、决策服务、信息发布等业务提供技术和平台的支撑,全面提升汕尾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能力。

专此函达。

汕尾市人民政府

2019年4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