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汕尾市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战略定位,推动全市“1+2+9”高质量发展工作布局落实到位,在全省率先完成全省首部市级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2024—2035年)》(下称《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构建陆海统筹、三产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体系。
一、强化多规联动,构建陆海统筹发展新路径。《规划》充分衔接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海洋养殖发展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等各类规划和管控要求,摸清陆海发展空间底数与全产业链配套需求。重点保障深远海养殖规模化养殖海域,通过科学系统评估,划示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养殖适宜区2332平方公里。在海况较温和、区位条件较好的适宜区中规划22片深远海养殖区,总用海面积约743.74平方公里,支持一级主体在养殖区建设海上“标准园”,加快推进汕尾海上养殖区一级开发,开展养殖区集中申请、规划、设计、建设,实行统一标准化运作和管理。
二、深化全链联动,培育“五海协同”产业新体系。《规划》强调走出汕尾特色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道路,打造“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风渔融合示范集群。以汕尾优产深远海养殖为主引擎,以做大做强加工端、装备端、渔旅端等核心产业发展基础,推动培育培优冷链物流、展销贸易等配套产业体系多元发展。创新性提出打造“五片海”,即“生态海、创新海、优产海、合作海、共富海”。
三、推进陆海联动,构建“一带两湾四区”发展新格局。《规划》以汕尾海岸带与海洋空间为核心,统筹陆海资源、空间功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打造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产业带;以汕尾(马宫)渔港经济区、陆丰(甲子)渔港经济区为综合服务核心,加快打造红海湾、碣石湾“两湾”;同时,加快构建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推动建设马宫岸港岛海联动发展区、红海湾生态文旅海岸发展区、碣石湾渔工旅联合发展区以及甲子角全链融合发展区等4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区。
下来,汕尾市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蓝色粮仓”为目标,持续深化“多海协同”发展机制,重点推进海洋牧场装备化、养殖技术智能化、产品加工增值化,着力打造广东省海养殖示范基地,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汕尾方案。(市农业农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