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探索以“最低成本”呈现“最好效果”的农房风貌提升新路径,以农房改造奖补政策“小切口”带动乡村风貌连片提升“大变化”。一是实行建筑工程领域“评定分离”改革,建立“公益+微利”建筑业企业帮扶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推动镇(街道、农场)与建筑业企业实现结对,中铁等企业投入乡村建设资金达4.5亿元。二是实行以工代赈,建立“强村公司+农民工匠”乡村建设机制,通过以工代赈、通用图集、集中采购、国企租赁设备等解决工人不足、造价偏高问题,如海丰县谢厝乡由村合作社承包农房风貌提升项目、聘请乡村建设工匠,将外立面改造价格控制在每平方米53-80元之间。三是实行以奖代补,建立“统战+商会”社会发动机制,通过财政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力量“大资源”解决资金筹措和社会参与问题,制定实施《汕尾市“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攻坚行动验收奖补工作方案》,国庆节以来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市级财政奖补资金3000万元,发动社会力量和乡贤捐资5000多万元,完成高铁、高速和国省道沿线农房外立面改造2670栋约60万平方米,其中使用真石漆工艺1097栋、约21万平方米,平改坡826栋约3.8万米,整治乱搭乱建、“三线”等人居环境854处,复种耕地41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