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河东镇后坎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多方合力,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发动党员干部、群众乡贤共同参与后坎村山仔山公园为绿美公园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乡村绿美生态建设,让党旗在乡村绿化工作一线高高飘扬。
一、坚持党建领航,全面动员同心协“绿”。
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河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后坎村党委统筹推进,成立以村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制定绿化工作方案,明确村干部包村绿化,实行村绿化网格化管理,建立起统一领导、村民联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把乡村绿化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化、清单化、责任化,先后召开村绿化专题会议8场次。二是因地制宜编制村庄“绿美地图”。围绕“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图纸”工作要求,后坎村全力落实乡村绿化包村制,由镇驻村领导带领驻村干部、“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等深入走访5个自然村摸底排查绿化情况,结合村容村貌实际情况,围绕“五边”“四旁”“四小园”建设目标,重点梳理出10个绿化点位,制定后坎村“绿美地图”,做到有“图”可循,以图作战、实时跟进。三是以多样化活动形式凝聚绿美生态建设合力。后坎村党委坚持以“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依托“主题党日+乡村绿化”“乡村绿化 党员先行”“我为家乡种棵树”等活动为载体,组建党员绿化植绿先锋队,推动村组党员干部、党员中心户、无职党员等力量主动“亮身份、做表率”,开展座谈交流、义务植树、环境保护、科普宣传等系列活动20余场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深做细动员工作,把乡村绿化建设讲明讲透、把政策讲清讲细,让群众发自内心自觉参与绿化美化环境,营造全民参与绿美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合力共建,热火朝天“大干一场”。
后坎村党委充分发挥“党员+乡贤”联系机制,通过外出乡贤认捐认种,示范带动全村村民参与。2024年春节期间,村党委组织召开“外出乡贤助力绿美后坎”座谈会,共谋乡村绿美生态建设,以“众”力量激活“绿”要素。一是发挥热心乡贤带头作用。通过宣传发动,热心乡贤代表郑朝阳带头捐赠430棵紫花风铃木,其他乡贤也纷纷参与,慷慨解囊,为家乡擦亮“生态绿”底色,努力让后坎村从“绿起来”到“美起来”。截至目前,全村乡贤、企业、党员、群众等共筹集绿美建设经费40余万元,乡贤捐赠树苗430棵,为后坎村山仔山公园绿美公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村党委组织开展植绿补绿护绿活动20多场次,全村累计植树1471棵。二是强化村庄绿化美化管护。后坎村党委深化“三分种七分管”理念和强化“谁种植谁管护”责任,发挥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优势作用,建立网格化管护机制,设立“党员绿化岗”,组建党员护绿队、绿美轻骑兵、绿美志愿队,推动网格员、护林员、村民小组长进网入格抓好新植树苗的日常管护,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成林一片。同时,发挥各级林长作用,加强对绿化区域的森林防火巡查和管理,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三、坚持以点带面,扩面增效促绿美建设。
后坎村党委坚持“抓典型、抓示范,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的工作思路,依托“一村一规划”,因地制宜,打造建设后坎一村山仔山公园作为乡村绿化示范点,并在每个自然村选择1个村民常聚休闲地段作为植树示范点,示范带动村民主动在房前屋后自觉开展绿化美化活动。山仔山公园的建设在示范引领作用上具有重大意义,改造前山仔山是一处杂草丛生的闲置荒山,为了让村民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地方,村党委先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发动外出乡贤认捐认种助力乡村绿化工作,从2023年底开始规划,对该荒山约1万平方米的面积进行升级改造,进行山地杂草清理、安装绿灯亮化、铺设登山道、建造山顶凉亭、增设山间石椅,开展植绿护绿等工作。目前升级改造成后坎村山仔山绿美生态小公园,新种植树苗920棵,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为村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小公园,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陆丰建设增添风彩。
为全面推进绿美河东、绿美后坎生态建设,实现村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后坎村党委拟规划投入约30万元在后坎一村池塘连片升级打造成为绿美生态公园,增设体育健身器材、路灯、休闲座椅等基础设施,种植凤凰木、黄槐、紫花风铃木、小叶紫薇、秋枫等树木,不断增强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以“四小园”建设作为推动绿美生态建设的突破口,对各自然村四旁五边的村场环境进行清杂清淤,规划建设“四小园”“口袋公园”,以“一处美”带动“全域美”,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陆丰市农业农村局、陆丰市河东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