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文化机构 > 文化馆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我市白字戏将应邀赴香港红磡高山剧场献演
  • 2019-04-16 11:05:49
  • 来源:
  • 发布机构:汕尾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字体:    

 

 


   

    汕尾市文化底蕴丰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了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推广岭南(广东)稀有剧种传播,提高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了解,香港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拟于4月19日晚在香港红磡高山剧场新翼剧院举办《岭南山海有情——白字戏音乐会》。
    经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汕尾市文化馆(汕尾市非遗中心)组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白字戏传承人吴佩锦、钟静洁以及白字戏著名演员陈小燕、杨宝华等与汕尾市多位著名演奏师到香港演出,诚邀各位戏曲爱好者和在港乡贤们届时前往观看!

                                

                                   演唱节目
一、《五女拜寿-风雪寻亲》 吴佩锦饰杨继康、杨宝华饰杨夫人
二、《金叶菊-忘不了社稷苍生》 吴佩锦饰林汝春
三、《放走曾荣-夫妻总有团圆日》 钟静洁饰严兰贞
四、《徐九经升官记-当官难》 吴佩锦饰徐九经
五、《擂茶小调》 表演者:吴佩锦、陈小燕










伴唱人员

黄雅倩、郑丽婵、郭惠琴、曾慧玲、
钟静洁、陈小燕、杨宝华。

演奏人员

头弦、唢呐:陈务可、黄建成

扬琴:刘锦和
二胡:林育粦
笛子:邱平孝
中胡:吴坚
大提琴:姚宜涛
琵琶:李志雄
打击乐:吴粦裕、吴粦宝等






                               海陆丰白字戏简介

    海陆丰白字戏历史悠久,是古老而珍稀的地方剧种。相传于元末明初(或更早时期)自闽南流入粤东海陆丰(汕尾市),吸纳竹马戏、钱鼓舞、渔歌、师公调等当地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因用闽南方言——“福佬话”演唱,潮俗称海陆丰白字戏为“南下白字”或“老白字”, 又因唱曲多用“啊咿嗳”衬词拉腔,故俗又称之为“啊咿嗳”。 因其变化缓慢而基本保留早期白字戏的原型。白字戏表演形式丰富,做工细致传神、富有地域生活气息,有生、旦、净、丑、公、婆、贴七个行当,极似福建梨园戏“七子班”。白字戏盛行于惠海陆、潮汕和港、澳、印尼、新加坡等闽南语系地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戏艺精彩独特,久演不衰。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现有国家级传承人吴佩锦、钟静洁;省级传承人何循禧、余锦程。
    白字戏音乐唱腔基本为曲牌联套体,以重六、轻六、活五调为主,夹唱反线,也有部分板式唱腔,辅以民歌小调。腔调委婉甜软、男女同腔同调,并有“一人唱,众人帮”的帮唱形式,属高腔音乐。曲牌分大锣鼓和小锣鼓两大类,小锣鼓曲又包括民间小曲、杂调即庙堂音乐。白字戏伴奏音乐器乐曲牌有弦诗曲和串仔曲之分。
    白字戏传统剧目以文戏具多,共有两百多个,主要代表剧目为“八大连”戏,还有些源于明清的传奇戏,大多数剧目取材于家庭、社会题材,全连戏较多,锦出戏偏少。按源流和声腔的特点,可分为大锣戏、小锣戏、民歌戏、反线戏、科白戏等。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