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好群众的饮食安全,拓展“民情地图”基层治理边界,我局首创专业监管执法人员、行政检查事项“入格”,推动“餐饮检查网格事项”正式上线“民情地图”。通过“民情地图”系统对原有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的改进完善,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监管人员履职尽责意识和能力,同时依托系统数据分析,精准聚焦高发问题,减少了“撒网”式监管对监管资源的浪费,有力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领导重视,坚持高位推进。市局党组书记、局长赖建利高度重视民情地图工作,多次强调要将市场监管业务与民情地图网格工作深度融合,并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把“民情地图-餐饮检查网格事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指导部署工作推进。
二是积极创新,突破思维藩篱。长期以来,网格工作作为政府基层治理的补充手段,由于网格员专业性不足、缺乏入格管理机制等原因,尚无专业化行政检查事项入格。我局在将“冷库排查”纳入“民情地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思路,在与市专班和技术团队深入沟通交流后,创新性制定“餐饮检查网格事项”。
三是完善机制,开展业务培训。与一般的社区网格员不同,专业网格员们既是网格员又是市场监管执法者,他们要以高度的专业性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内开展巡查,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隐患。为更好发挥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工作作用,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化、精细化、全覆盖,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局在经过详细研讨论证后,制定印发了《汕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情地图--餐饮检查”场景应用及考核方案》,从制度上有效有力压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数字化闭环管理。并在事项上线前邀请汕尾市“民情地图”应用推广工作专班技术人员,对全市各县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就网格系统操作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网格队伍管理,保障网格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