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城区捷胜镇沙坑村务工的贵州籍农民工上岗了。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他们曾困在老家不能复工。战“疫”效果初现,深圳市精准扶贫汕尾市城区工作组组长钱进深入到各扶贫产业、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实地了解、着力推动项目复工复产。日前,深圳市帮扶汕尾市城区的全部项目均已实现复工复产。服务扶贫项目的外省劳务工得以返岗复工。
捷胜镇沙坑村红薯粉签厂是深圳市帮扶城区的“一村一品”产业项目,春节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程建设被迫暂停,原工作计划被迫中断,严重影响建设进度。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发出复工复产的通知后,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作为,与工程承建方积极沟通,争取外省务工人员早日到岗到位。同时,与捷胜镇政府多方协调办理复工手续,为工程承建方筹备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确保顺利开工。
红薯粉签厂是由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投资300万元在捷胜镇沙坑村建设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成后可创造就业岗位16个,为沙坑村委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0万元。据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办事处派驻沙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蒙国昌介绍,在复工前,在红薯粉签厂务工的外省劳务工都会进行隔离观察,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在城区,同期逆“疫”复工的除了沙坑村红薯粉签厂,还有军船头村的深圳·光明荷塘酒店项目、东涌镇赤古村的综合农贸市场项目等等。据了解,在深圳市派驻汕尾市城区、红海湾开发区全体扶贫干部的努力下,深圳对口帮扶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各贫困村的春耕备耕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深圳·光明荷塘酒店项目是突出产业扶贫实效,以增加当地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目标,结合捷胜镇特色乡村旅游而规划的重点扶贫项目。项目投资总额2200万元,其中由深圳市光明区产业扶贫5个省定贫困村资金各200万元共1000万元,捷胜镇镇产业扶贫统筹资金1200万元共同打造。
据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办事处派驻城区军船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何燚斌介绍,其配套的莲藕生态园项目,是按照省、市、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以城区捷胜镇为组织实施单位,以莲藕、荷花、旅游设施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共设施。项目占地面积274亩,总投资500万元,其中深圳市光明区民生帮扶资金400万元,深圳市对口帮扶汕尾资金100万元。该项目于2019年5月5日立项,当年9月10日顺利开工建设。今夏荷花盛开季节,将为军船头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增添一抹亮色。
深圳市对口帮扶赤古村建设的赤古综合农贸市场,是该村最大的造血项目。驻村扶贫工作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督促施工方加快进度,该项目已进入工程建设的冲刺阶段。
赤古村位于城区东涌镇东侧,汕尾市新区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地带,毗邻火车站、品清湖,区位优势明显。赤古村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在赤古村东赤村民小组内,投资300万元。根据测算,该项目建成后,每月可收取租金8900元,每年可为该村的贫困户带来固定分红近8万元。
深圳市光明区新湖街道办事处驻外湖村扶贫工作队以扶贫项目为重点,快速推进复工复产、春耕春种工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昌给红海湾石狼山专业种养合作社送上了口罩、洗手液、酒精等防疫物资,鼓励合作社在困难时期坚定信心、严格管理,更有前瞻性地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据东二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陈刘木介绍,工作队为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克服疫情影响,创新工作方式,帮扶单位、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施工单位无接触式,通过快递寄送、电话微信办公实现资金顺利拨付,为工人复工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东二村投入46万元的新汉路绿化扶贫项目已复工几天。投资25万元的东洲中学操场及教室门改造扶贫项目已进入项目验收阶段,而投资35万元的爱心路美化绿化扶贫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扶贫工作队组织合作社开展奶油南瓜产业帮扶项目复耕复种,复耕面积已超过60亩。
东尾村在积极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效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工作,村里所有在建工程项目、春耕项目以及乡镇企业均已实现复工复产,复工人员到位率达到90%以上。
声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深圳对口帮扶东涌镇东石村的重点投资入股产业项目,该公司主营的爆米花、花生、芝麻等产品是汕尾当地“咸茶”的主要原料,消费量大。新冠肺炎疫情放缓后,东涌镇及周边的批发商均催促加工厂尽快复工,以满足市场需求。
据东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侯雷介绍,声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去年底利用对口帮扶资金扩建了厂房,并增开一条生产流水线。复工后,每天加工爆米花2000斤,较改造之前提升40%以上。今年,公司还将建设独立仓储室、材料分拣室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产品生产需求。目前,东涌镇东石村内声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已经复工半月有余,生产流水线已是满负荷运转。
易建成 骆丙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