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陆丰市发改局和陆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大米等粮油市场秩序稳定的通告》以来,众多陆丰商家积极响应,以不歇业、不涨价、送到家等形式践行诚信经营理念,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尽显陆丰“温度”。
东海镇贸易城经营杂货店的周先生告诉笔者,了解到街坊邻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大年初二就开门营业了,“不是说我很想挣钱,主要是抗疫情的关键时期,邻居们都宅家了,在家做饭的时间一多,难免油盐米酱醋茶不够用。店里都是街坊邻居来惠顾绝不能趁火打劫。”据他介绍,附近一带的杂货店都达成了默契:不涨价且限购,不卖给未戴口罩的顾客。“我们这种小店本身库存不多,希望街坊邻居们不要囤货,让大家都能买得到。”
在月桂路,一家烟酒店门口挂着“谢绝入内,只接外送”的提示牌。老板谢先生表示,年底囤积了很多酒品,但因为人来人往不利于疫情防控,便决定送货上门,“这段时间我们不仅不涨价,还打了折扣,为打赢这场硬仗出一份力量。”无独有偶,在人民路某超市经营水果的郑先生也开启了送货上门的经营之路。郑先生告诉笔者,为更好地服务顾客,他每天在微信上接单,佩戴好防护工具上门派送,生意反而比平日更好。
随着疫情蔓延,口罩成为供不应求的防疫装备,但陆丰却未出现抢购口罩的现象。原来,全市各大药房都采取了严格的限购方式,市民们也都摒弃私心相互告知,有序购买。“患难见真情,更显素养。”有网友评论道。在金碣路的某家药店,店员告诉笔者,药店的口罩一直处以紧销状态,但是价格没有明显波动,“现在经常有执法队过来检查卫生和物价情况,我们也自觉不想哄抬物价。这段时间比较特殊,很多工厂和物流都放假,更多医疗物资要留给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相信过一段时间会好起来的。”
除了口罩,酒精也经常处于断货状态,药店的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柴胡冲剂等也十分紧俏。陆城东河边的一家药店老板说,他郑重承诺不歇业、不涨价,为市民朋友的健康保驾护航,也希望前来买药的顾客做好自我防护措施,自觉配合体温检测。
【全媒体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通讯员】蔡海燕
【实习生】林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