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汕尾市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生态建设目标,充分发挥人大立法、监督职能作用,广泛凝聚代表力量,推动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为绘就绿美汕尾新画卷贡献人大智慧与力量。
陆丰人大代表挥锹培土,种下绿色希望。
充分发挥代表“向绿”履职活力。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代表聚焦生态建设履职尽责,发动五级人大代表参与“认种、认养、认捐”绿美植树活动,形成全民共建生态的生动局面。今年以来,全市4795名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植树活动,累计种植41672株树木,建成12片“人大代表林”,绿化面积达342.692亩,为城乡风貌增添盎然绿意。
在推进过程中,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注重将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纷纷发出倡议书,动员人大代表和热心人士积极参与造林植树。今年市两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到市区品清湖南岸碧带疏林草地游客中心东侧植树现场参加绿美汕尾义务植树活动,当好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维护者。城区人大常委会以“植树造林·代表助力绿美城区生态建设”为主题,着力打造绿美城区“人大代表林”主题公益林示范点,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陆丰市人大代表在城东街道高美村打造集景观观赏与茶艺体验于一体的特色“人大代表林”,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带动当地经济增收。同时,创新生态宣传形式,组织省、陆丰市人大代表以正字戏、皮影戏等非遗艺术创作《绿美画卷》《“影”说植绿》等作品,通过“乡村文化集市”“乡村大舞台”普及生态知识,让绿美理念深入人心。海丰县人大常委会在植树的选址时充分听取民众意见,于黄江河湿地公园西岸北侧及村庄旁等公共空间建设绿地区域,既提升人居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休憩场所。陆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领导和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添新绿、绿美陆河植树活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立法引领是夯实生态根基的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将《汕尾市乡村绿美条例》制定作为重要抓手,自2024年11月草案初次审议以来,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联合多部门修订完善等程序,逐步形成规范乡村绿化规划、林木管护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框架。目前,《条例(草案修改稿)》已进入二次审议阶段,通过后将为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提供长效法治保障。与此同时,监督工作同步发力,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将听取市政府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并开展乡村绿化专题调研,以刚性监督推动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为巩固建设成果,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启动的“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将进一步推动绿美汕尾生态建设。一方面,动员代表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参与山上、山下及干线三大场所绿化,更好推动县镇村三级增绿扩绿。另一方面,深化代表履职内涵,持续打造和优化“人大代表林”建设,增强代表投身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引领效应。
记者: 罗瑞琪
(陆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