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战略举措。”近日,市民政局局长钟秋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市民政局将聚焦党建引领、聚焦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努力打造“忠诚民政、平安民政、质量民政、四有民政、清风民政”,以党建引领“五个民政”建设推动民政“五大体系”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百千万工程”中体现民政新担当、新作为。
钟秋武介绍说,今年以来,我市民政工作取得新进展,民政系统在民生发展兜底民生工作中发挥民政主力军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特别在兜底民生、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实现提质增效。
在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方面,2023年汕尾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961元/人·月、732元/人·月,比增分别为4%和 7%;城乡低保平均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739元/人·月、510元/人·月,比增分别为4%和7%。2023年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1538元/人·月、1172元/人·月,比增分别为4%和7%。此次提标高于省对四类地区规定的增幅比例,提标后,我市城镇低保标准超过省三类地区标准,城镇低保补差水平超过省二类地区标准,农村低保补差水平接近省三类地区标准,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在增强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已完成1200户特殊困难家庭摸底调查,有146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已完成适老化改造。已建成4个街道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协调指导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年度任务66.7%;52个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年度任务104%,339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成年度任务164%。已建设28个乡镇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完成率100%。
在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开展“一站式”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创建,打造35个示范点。推动村(社区)“清单制”建设,明确村(社区)服务清单,确定社区(村)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自然人事项指导目录38项;明确村(居)民委员会群众自治工作事项76项,村(居)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工作事项125项,应取消和禁入的事项38项;明确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经联社等职责92项;制定村(居)民小组党组织、村(居)民小组长等小微权力46项;规范村(社区)出具证明工作,先后梳理两批正、负面清单,明确可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2项、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96项,完善办事指南和证明模板。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加强社区动员群众参与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四会”等自治组织效能,如金町保利社区设立“大党委”,以“党组织+”推动社区“红色物业联盟”“微网格”等管理模式落地,细化社区管理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动员社工、社区志愿者、慈善公益组织参与服务。搭建起了以社区党组织+网格员+小网格+属地企业的“1+7+35+N”网格化管理框架。牵头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推动“善美村居-财务公开(我要看账)”工作走深走实,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村(社区)财务管理和信息发布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规范村(社区)财务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全市863个村(社区)基本都能按照要求发布财务信息。
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钟秋武表示,市民政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市委党建引领“三六九”示范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推进“百千万工程”在汕尾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一是围绕中心担当作为抓落实。按照“抓好一三五,做实百千万”,实现“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基本改变”的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根本目的,推动基本民生保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走深走实,基本社会服务供给进一步提质增效,民政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做好“百千万工程”挂点帮扶联系工作,以开展走访调研、政策宣传、项目服务、督促指导、推广提升“五项活动”为重点,集中打造一批具有民政特色、可观可感的示范品牌。
二是聚焦重点突出特色抓落实。聚焦高质量发展,以推进民政领域“五大体系”为重点,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养老服务提质增效“1+5”,即:牵头推进康养产业招商工作,实施市级养老机构建设、县级养老机构提质、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普惠、养老智慧信息化工程。提升儿童福利兜底普惠服务能力,推进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市慈善会机制体制。找准民政部门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职责定位,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三五”模式走深走实,树立“田字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标杆,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坚持“红色引领树标杆”,推动“双百工程”全覆盖优服务,打造“听党话、懂专业、善服务”双百社工队伍。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加强和规范区划地名管理,推进婚丧领域移风易俗。
三是党建引领“五个民政”抓落实。持续以党建引领“五个民政”建设推动民政“五大体系”高质量发展,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成效提供保障。要加强党建工作,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打造“忠诚民政”。要持续抓好民政领域涉及安全稳定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及冲击道德底线事件,增强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打造“平安民政”。要坚持形成具有民政特色的党建引领标志性品牌,争创更多“单项冠军”,党建引领履职担当提档次,打造“质量民政”。要按照市委关于“心中有账、肩上有责、手里有招、脚下有风”工作要求,打造“四有民政”。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实施细则,深化纠治“四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民政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打造“清风民政”。
汕尾日报记者 高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