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讯 (记者 李济超)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部署,延续三年“雷霆扫毒”行动的强大攻势,对照国家禁毒“六大标准”、30项重点工作,从突破难点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当前陆丰禁毒重点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全面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工程,全市毒情形势特别是陆丰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的“五个新”变化。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梁云在广东省禁毒委全体会议暨全民禁毒工程推进会上指出“汕尾陆丰地区毒品问题明显改观,初步扭转了被动局面。”
党政主抓呈现新常态。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禁毒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党政工程来抓,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责任,市县联动、党政主要负责人抓禁毒成为常态。目前,我市市、县两级禁毒办与禁毒支队、禁毒大队实现一体化办公。全市户籍吸毒人员500人以上的15个镇、街全部成立禁毒办,全市58个镇组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全市现有禁毒办工作人员393名、缉毒民警165名,比2015年分别增加25倍、2.8倍。陆丰市近三分之一的警力投入禁毒整治工作。
我市还在全国开创禁毒驻村工作组先例,从汕尾、陆丰两级禁毒成员单位抽调296名干部,由32名处级干部带队进驻陆丰三甲地区54个村,同食同住,取消休假,与镇、村形成“四级责任捆绑”。重新调整成立了汕尾市深化禁毒重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汕尾、陆丰两级禁毒重点整治指挥中心,直接靠前“三甲”地区禁毒一线,统筹指挥深化禁毒重点整治工作。并派出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带队的督导组,对各县(市、区)的禁毒执法效能进行全面考核督导。同时,落实好禁毒宣传、打击整治、群众举报、社区戒毒康复等经费保障。2016年、2017年汕尾市拨付禁毒经费4.94亿元,占两年财政收入的7.3%,2018年市财政预算禁毒经费1.5096亿元。2017年陆丰投入禁毒经费1.9亿元,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他县区和两级禁毒委各成员单位也相继加大禁毒工作投入,为做好本地本部门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禁毒宣教迈上新台阶。在深入开展全民禁毒工程过程中,我市全力抓好禁毒教育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陆丰市、海丰县、红海湾开发区和甲子镇等县、镇级禁毒教育基地。在原有3所省级毒品预防示范学校的基础上,今年再建设50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年底将按省的计划再启动50所省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抓好每学期开学进行禁毒教育“第一课”的落实,还向全市学生家长发放“禁毒教育承诺书”。市禁毒办发起“青少年防毒禁毒教育手册进校园”自愿购书赠书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认捐禁毒图书13859册,价值近30万元。我市还组织一批禁毒宣传小品下乡开展巡回演出。今年6月8日至15日,特邀原创禁毒话剧《等你归来》剧组,分别赴城区、海丰、陆河、陆丰等地巡演,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参照“广东禁毒”的运营模式,相继开通汕尾禁毒、陆丰禁毒等微信禁毒新媒体平台,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社区戒毒康复取得新进展。我市不断完善戒毒领导办事机构,市公安局成立禁毒预防中心,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全市58个镇(街、场)按照规定成立了禁毒办或禁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指导本地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截至2018年5月30日,我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应执行1902人,实际执行1899人,执行率达到99.84%。与此同时,我市按照上级有关指示要求,选定了城区新港街道、海丰县鹅埠镇和城东镇、陆丰市甲子镇、陆河县南万镇作为省级示范点推动建设,通过示范点的建设,切实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全市58个镇(街、场)已建设73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实现对吸毒人员管控全覆盖。同时,人社部门大力推进陆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就业培训,落实陆丰14所企业作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就业帮扶安置点,提供231个岗位,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帮扶,帮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尽快戒毒、回归社会、重新做人。
严打整治取得新成效。我市以“4.14”专项工作为平台,有效提升摸排管控全链条打击能力。成立了执法打击组,以打击管控为重点,牵头组织全市破案追逃收戒工作,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工作基本形成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参与、多警种合成、跨区域联动作战态势。同时,我市进一步落实“守土责任”,全市各县(市、区)均落实了县级领导分片包干负责制,特别是汕尾、陆丰两级禁毒成员单位组成禁毒整治工作组,与镇、村干部和派出所民警一道,开展地毯式清理清查,确保村村过关,不留死角。开展推进陆丰禁毒重点整治以来,共梳理在逃人员线索6300多条,对328名陆丰籍在逃人员按照一人一档的模式建立了基础档案。2017年4月,汕尾、陆丰专门从公安机关各警种抽调126名干警组成涉毒重点人员摸排小组,集中驻甲子镇专司摸排工作,用半年时间对三甲地区54个村(社区)开展摸排,共摸排出涉毒重点人员19099名(其中属在册人员3425名,新发现人员15674名,摸排重点行业部位共552间。此外,我市进一步推动网格巡防和重点人员系统管控,将陆丰划分23个大网格、345个中网格和1877个小网格,实行三级设置管理,在禁毒网格化管理APP巡防系统的基础上,创新完成与涉毒重点人员摸排系统的对接,动态实时“即点即查”,电话查控“随查随有”,“图—房—人—车”相互查询,实现对重点人员、场所更直接的管控。
我市还成立禁毒合成作战专班,开展深度经营打击。市公安局在禁毒、网警等警种共抽调39名骨干组成禁毒合成作战专班,同时推动陆丰成立合成作战中心,深度研判,实现有效全链条打击,提升了自主发现能力和打击能力,去年以来还向上级、向外地输出68条重要涉毒线索。同时,进一步优化原来的追逃专班,统筹追逃攻坚,实行包人追逃、专业追逃、科技追逃、全警追逃、全民追逃,先后开展了“雷鸣行动”、“净土行动”、“家门口追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战果。2016年以来共抓获逃犯594名;2017年,共破获毒品案件691宗,刑拘犯罪嫌疑人828名,逮捕犯罪嫌疑人787名,破获千克以上案件26宗;共查处吸毒人员3798名,强戒吸毒人员2443名。2018年1月至6月20日止,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毒品案件179宗,抓获犯罪嫌疑人372名,打掉制贩毒团伙13个,捣毁制毒窝点1个,收戒吸毒人员1019名,缴获冰毒18.55公斤。
此外,我市还以“5.14”专项行动为重点,进一步堵截陆海毒品走私通道。在陆路管控方面,主要在陆丰的环“三甲”地区,设立了8个禁毒检查站,300多名警力全天候24小时上岗执勤。同时,成立了3支机动查缉队,固定与机动查缉相结合,全面堵住路面流通渠道。在海域港口管控方面,由政府牵头负责,改变渔政、边防、公安、渔业管区等各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成合力的状况,构建“联合缉毒、统一处理、综合治理”的海上禁毒工作长效机制。投入50多万元在甲子镇丁字码头建设一幢两层的港口禁毒指挥中心,投入95万元在甲子港区搭建了十二处视频监控,研发APP巡防管理系统,实现指挥中心平台全面掌控,提高了船、人的管控力度。将甲子港海域划分为8个网格(8个停泊区),制定了渔船“网格化”管理职责和检查制度,强化船舶整治。今年以来,全市共出动1383次,出动执法船只730艘次、执法人员9467人次,清理船只12609艘,查扣船舶19艘,其中“三无”渔船11艘,清理码头548座次,清理造船厂176间,清理其他部位282次。
重点管控实现新突破。我市持续开展脱失吸毒人员“清零”行动,市禁毒办等7部门联合制定了《汕尾市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细则》,切实提高对吸毒人员管控的有效性。成立攻坚小组,全力以赴开展脱失吸毒人员查控攻坚行动。截至5月28日下午4时,我市脱失吸毒人员仅剩下3人,陆丰市、陆河县、红海湾开发区、华侨管理区将脱失吸毒人员真正清零,圆满地完成了省下达的“清零”任务。同时,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出台了《汕尾市关于深入推进涉毒场所和重点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日常监管工作,全力遏制易制毒化学品流失和遏制制造毒品犯罪势头,挤压毒品犯罪的生存空间,从源头上堵截制毒活动。今年以来,我市共查获易制毒化学品麻黄素150公斤及氢氧化钠、硫酸钡、三水合乙酸钠、硝酸等化工品一批。
我市还进一步落实物流寄递行业管控,成立了邮政业寄递渠道禁毒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发动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参与禁毒斗争。陆丰市公安局增设一个物流寄递中队,加强物流寄递监管,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保障了我市邮政行业禁毒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进一步强化服务场所管控,每周组织一次重点区域排查行动,每月组织两次针对娱乐场所的排查行动,每周组织一次专项行动。2018年上半年共组织集中清理清查行动18次,责令停业整顿娱乐场所23家,依法关闭3家,破获毒品案件13宗,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毒品2.13千克,查处吸毒人员147名,抓获逃犯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