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这一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我市相关部门如何立足职责职能,聚焦重点任务推进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两会”期间,市公安、住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一把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畅谈新一年工作思路和举措等,凝聚强大合力,加快推动汕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打开新局面。
市公安局
以扎实工作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保驾护航
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全市公安机关从严从实抓好“三个重点”“五大专项”“五项攻坚”“五项机制”,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以扎实工作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保驾护航。一是聚力狠抓维护政治安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十五运”安保等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守牢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底线。二是纵深开展禁毒“双反”整治、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扫黄禁赌、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执法监督服务支撑等五大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全市公共安全品质,特别是要全力以赴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三是围绕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交通亡人、重大涉稳风险、基层基础建设等问题开展五项攻坚,确保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得到解决。四是着力构建完善“1+5+N”现代警务机制体系,优化“情指行”一体化、精准打击、基础防范、大数据赋能和护航高质量发展等“五项机制”,全力提升公安工作警务效能,特别是持续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民化,更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
市住建局
全面提升美丽圩镇建设能级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表示,市城镇建设专班将紧紧围绕市委“1+2+9”工作安排,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抓手,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统筹布局县城市政道路、供水、排水、供气等设施,加强县城道路桥梁安全管理,提升县城居民出行品质,持续推动地下管网老化更新改造。二是以全域典型示范为引领,全面提升美丽圩镇建设能级。推动梅陇、碣石、可塘等中心镇试点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深化典型镇培育成效,全域推进51个镇(街)美丽圩镇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以农房风貌提升为突破,全面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持续推动陆河县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县工作,建立完善农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全市农村住房的整体风貌。推广新型节能改造和装配式农房和光伏一体化农房的建设,积极推进存量农房改造和陆河县“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四是以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为动力,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增效。继续发挥中铁等重点建筑业央企撬动引领作用,紧抓国家“经济增量政策”契机,充分利用重点建筑业央企资金、资源、技术等要素,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市交通运输局
加快构建“西承东联”交通网奋进汕尾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2025年工作部署,聚力攻坚落实“1+2+9”工作安排,积极构建“西承东联”立体交通体系,强化铁路、公路、物流、港口互联互通。抓紧启动汕尾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将我市更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上位规划盘子;密切推进港口总体规划修编、水上客运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全面衔接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加快河源至汕尾铁路前期工作,深入谋划汕尾至梅州铁路。强化公路覆盖辐射能力,推动揭普惠高速南延线建成通车,加快潮惠高速海城互通等前期工作,配合省推进深汕东高速改扩建前期研究;推动国道324线海丰县城至梅陇段建成通车,加快国道236线城区段、国道228线上英至城东段及甲子至南塘段等项目建设及推进赤梅快线等一批干线项目加快前期,织密“五横四纵”高速网和“四横五纵六联”干线网。提升港航枢纽发展能级,加快汕尾站北站场规划建设,加快汕尾综合物流产业园一期项目前期,开工建设白沙湖作业区3号公用码头,强化汕尾港与深圳港协同合作。着力打造西承东联的重要交通枢纽,支撑汕尾在高质量发展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努力争先进位。
市农业农村局
加快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市农业农村局将认真落实市“两会”精神,聚焦市委“1+2+9”工作安排,抢抓机遇、实干笃行,加快推动汕尾“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坚决守好“两条底线”。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23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43.99万吨以上,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底线;持续加强农村人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攻坚创建全域典型村培育示范。2025年,推动全市行政村达到典型村培育标准,着力打造环境整洁、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城区晨洲蚝,陆丰甘薯,海丰莲花山茶、油占米,陆河青梅等6个十亿级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以市现代农业产业“补改投”试点工作为抓手,抓好以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生产。同时,加快推进华润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园、中挪三文鱼养殖基地、马宫渔港经济区等项目开工建设,规划打造长沙湾海洋牧场经济带,构建“科研+育苗+装备+养殖+加工+冷链+渔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体系。四是唱响“土特产”品牌。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出发,深入挖掘资源潜力,新增培育“粤字号”“圳品”“汕农优品”等名牌农产品20个,新增绿色食品和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2个;唱响汕尾“三鲜”(海鲡、海胆、晨洲蚝)等“土特产”文章,持续擦亮“天下海鲜、汕尾领‘鲜’”招牌;借力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推动汕尾特色农产品走进湾区、迈向全国,逐步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农业名市跨越。
市林业局
用改革的精神高质量推进林长制和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初见成效的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市林业系统要切实增强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扣绿美汕尾生态建设重点工作,锚定新目标新任务,用改革的精神高质量推进林长制和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下一步,全市林业系统要以林长制为抓手,推动保护治理模式新机制,从“单系统单要素”向“全系统全要素”,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向“统筹协同、集团作战”转变。全力冲刺攻坚打好林业“十四五”收官战,系统谋划“十五五”林业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深入推进绿美汕尾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要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意识,切实增强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的责任感紧迫感,全力抓好2025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环境改善、县镇村绿化、绿色通道提质、古树名木保护、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要深度挖掘汕尾森林资源,全面写好森林“四库”文章,找准改革重点,全力做好“林改四问”答卷。不断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切实打通“两山”转化路径,提升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推动“百千万工程”和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让生态惠民富民。
记者:罗瑞琪 林舒雅 张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