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市区供水专项规划(2021-2035)的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为全面落实国家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匹配汕尾市中心城区大山海格局的卓越发展,依据《汕尾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 - 2035)》(在编)和《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汕府办函〔2020〕4号)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中心城区供水现状,以全面均衡系统布局和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构建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战略支点城市定位相适宜的供水保障体系,指导汕尾市市区未来供水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而编制《汕尾市市区供水专项规划(2020 - 2035)》(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主要内容
《汕尾市市区供水专项规划(2020 - 2035)》(送审稿)分为以下三部分:
(一)规划范围及规划年限
规划范围为汕尾市市区,包括汕尾市城区和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行政区域,总面积 397.4平方公里。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20 年,近期水平年为 2025 年,远期水平年为 2035 年。
(二)规划目标
至 2035 年,建成与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相适应,与中心城区大山海格局相匹配的“节水低碳、安全高效、优质稳定、弹性保障”可持续供水保障体系。
(三) 系统布局
1.水源优化配置及原水工程规划
坚持“ 常规与应急备用兼顾、集中与分散互补,近期与远期协调”的原则,在汕尾市现有水资源分配方案和全市现行水源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汕尾市市区规划水平年需水要求和供水设施总体布局,提出汕尾市市区水源优化配置需求及原水工程规划。
常规水源:规划现状常规水库水源保持不变,拟新建汕尾市区供水节水改造工程(公平水库-汕尾管道输水工程)、漯河黄江水系连通工程、赤沙水库扩建工程、新地水厂扩建配套原水工程、赤沙水厂扩建配套原水工程和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水厂扩建工程二期配套原水工程。其中,拟新增螺河水源,新建螺河~黄江水系连通工程,引螺河余水补充公平水库~赤沙水库水量不足。
应急备用水源:汕尾市市区应急水源与备用水源规划统筹建设。以青年水库、本地水库互为备用、螺河~ 黄江水系联通工程作为汕尾市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同时,积极推进实施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作为汕尾市中心城区的战略备用水源。
2.供水系统布局规划
水厂:规划近期扩建新地水厂和红海湾水厂,远期规模保持不变。远期扩建赤沙水厂,同时关闭节水捷胜水厂和琉璃径水厂。其他小型水厂:赤岭水厂和尖山水厂规划期内规模保持不变,仍作为补充供水水厂,保持正常运行。
至 2025 年汕尾市市区规划供水能力为 45.3 万 m3/d;
至 2035 年汕尾市市区规划供水能力为 54.3 万 m3/d。
为进一步提升水质安全、改善饮用口感,满足日益提高的永续需求,规划期内对汕尾市市区水厂逐步升级改造。结合汕尾市市区发展需求,远期对新地水厂、赤沙水厂和红海湾水进行深度处理改造;对赤岭水厂和尖山水厂进行强化常规处理工艺改造。
同时,积极推进水厂自动化建设和排泥水处理,保障水厂污泥有效处理处置,实现水厂高效,绿色、安全运行。
管网:
(1)汕尾主城区供水管规划
根据汕尾市中心城区“中优”的城市发展框架,完善老城区DN1000-DN600 供水主干管网络,提高现状供水系统运行效率;同时结合中央商务区、品清湖新区等重点建设区域地块开发时序,以赤沙水厂现状DN1400出厂管和新地水厂扩建规划DN1200出厂管为基础布局工业大道以北供水管网系统,满足片区新增用水需求。
(2)红草片区供水管网规划
依托城市“北拓”发展框架,推进红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沿海汕公路两侧布设DN200-DN400 供水管道构建红草片区多水厂、网格状的供水系统,保障红草园区及组团内居民用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马宫片区供水管网规划
依托城市“西延”发展框架打造马宫组团,在X125 现状 DN400管的基础上向北拓展延伸,构建马宫片区网状供水主脉络,并沿香江大道向北与红草镇区联通,进一步保证片区供水水质和水量安全。
(4)红海湾片区供水管网规划
依托城市“东拓”发展框架,形成红海湾大道现状DN800-DN600 主干管贯穿的田墘、遮浪、东洲街道等片区的供水管网系统,并实现与城区供水系统的互联互通,保障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的水质和水量安全。
(5)片区互联互通
分别沿红海湾大道、汕尾大道、香江大道供水主干管建设品清湖加压站、赤岭加压站、西洋加压站,加强主城区和品清湖南岸、捷胜片区、红草片区、马宫片区等外围城区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区供水系统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保障优质出厂水在供水管网输送过程中的水质安全,规划期内对老旧管网和落后管材进行更新改造,并形成滚动更新改造机制。